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凍瘡是人體遭受寒邪侵襲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損傷。相當于西醫的凍傷。臨床上以暴露部位的局部性凍瘡為最常見,局部性者常根據受凍部位的不同,分別稱為“水浸足”、“水浸手”、“凍爛瘡”等;全身性凍傷稱為“凍死”,西醫稱為“凍僵”。
凍瘡病名始見于《諸病源候論》。本病的特點是:局部性者以局部腫脹發涼、瘙癢、疼痛、皮膚紫斑,或起水皰、潰爛為主要表現;全身性者以體溫下降,四肢僵硬,甚則陽氣亡絕為主要表現,若不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
《外科正宗》謂:“凍瘡乃天時嚴冷,氣血冰凝而成”。概括地說明了凍瘡的發病原因主要為寒冷。人體遭到嚴寒侵襲后,尤其是在潮濕、刮風、防寒設備不良、衣帽和鞋襪緊小、長時間不活動等情況下更易發生;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若平素氣血衰弱、疲勞、饑餓、對寒冷敏感,亦容易導致本病發生。寒邪侵襲過久,耗傷元氣,以致氣血運行不暢,氣血凝滯而成凍瘡;重者肌膚壞死,骨脫筋連,甚則陽氣絕于外,榮衛結澀,不復流通而死。此外暴凍著熱、暴熱著凍也可導致氣血瘀滯而壞死成瘡。西醫學認為本病是因肌體受低溫侵襲后,體溫調節中樞失常,血液循環障礙和細胞代謝不良,繼之復溫后的微循環方面的改變,是凍傷引起組織損傷和壞死的基本原因。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學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