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脛腓骨干骨折(fracturesoftibiaandfibulashaft)是常見的骨折,各種年齡均可發生,尤其是兒童或青壯年較多見,其中以脛腓骨雙骨折最多,脛骨干骨折次之,腓骨干骨折最少。由于生理解剖關系脛腓骨干骨折有以下特點:
脛腓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約占9.45%。10歲以下兒童尤為多見,其中以脛腓骨雙骨折最多,占全身骨折的5.1%,脛骨次之,占全身骨折的3.85%。腓骨干骨折最少占全身骨折的0.59%。治療雖較容易,且多無明顯的功能障礙,但如果處理不當,者可能出現感染、遲緩愈合或不愈合等并發癥,甚至有截肢的嚴重后果,因此對脛腓骨骨干骨折應認真處理。
1.脛骨干上1/3呈三角形,下1/3略呈四方形,中1/3是移行部最細弱,是骨折好發部位。-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
2.脛骨前緣及內側面僅有皮膚覆蓋。小腿的肌肉都位于后外側,故骨折時不但骨折斷端易向前內側成角而且易發生開放性骨折。
3.脛骨的營養血管孔主要位于骨干中上段且下段無肌肉附著,故下1/3骨折局部血運不良,易發生遲緩愈合或不愈合。
4.踝、膝關節伸曲軸心是互相平行的,在治療時必須防止成角和旋轉移位,保持踝膝關節軸的平行一致,以免日后發生創傷性關節炎。
5.腓骨主要為肌肉附著不負重,不易發生單獨骨折、骨折移位不多且易愈合。
6.膕動脈在小腿上端緊貼膕肌,于脛腓骨上骨間孔處分為脛前后動脈貼近脛骨下行,脛骨上端骨折移位時易拉傷血管而引起肢體缺血性痙攣,以至壞死。
7.腓總神經由腓骨頸處經過,腓骨頸骨折移位時可傷及腓總神經。
8.病因:①直接暴力:脛腓骨干骨折以重物打擊,踢傷,撞擊傷或車輪碾軋傷等多見,暴力多來自小腿的外前側。骨折線多呈橫斷型或短斜行。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傷多為粉碎性骨折。因脛骨前面位于皮下,所以骨折端穿破皮膚的可能極大,肌肉被挫傷的機會較多。②間接暴力:為由高處墜下、旋轉暴力扭傷或滑倒等所致的骨折,特點是骨折線多呈斜行或螺旋形;腓骨骨折線較脛骨骨折線高。兒童脛腓骨骨折遭受外力一般較小,加上兒童骨皮質韌性較大,可為青枝骨折。
1.癥狀:脛骨和股骨一樣,是承重的重要骨骼。位于皮下,前方的脛骨嵴是進行骨折后手法復位的重要標志。脛骨干橫切面呈三菱形,在中、下1/3交界處地變成四邊形在三菱形和四邊形交界處是骨折的好發部位。由于整個脛骨均位于皮下,骨折端容易穿破皮膚,成為開放性骨折,脛骨上端與下端關節面是相互平行的。若骨折對位對線不良,使關節面失去平行,改變了關節的受力面,易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腓骨的上、下端與脛骨構成脛腓上關節和脛腓下關節,為微動關節,脛骨腓骨不產生單獨運動,但可承受1/6的負重。脛腓骨間有骨間膜連接,在踝關節承受的力除沿脛骨干向上傳遞外,也經骨間膜由腓骨傳導,蟈動脈在分出脛前動脈后,穿過比目魚肌腱向下走行,此處血管固定,脛骨上1/3骨折,可致解后動脈損傷,引起下肢嚴重血循環障礙,甚至缺血壞死,小腿的肌筋膜與脛骨、故和脛腓骨間膜一起構成四個筋膜室,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或肌肉損傷出血,或因血管損傷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高壓,導致肌肉缺血性壞死,后期成纖維化,將嚴重影響下肢功能,脛骨的營養血管從脛骨干上、中1/3交界處進入骨內,在中、下1/3的骨折使營養動脈損傷,供應下1/3段脛骨的血循環顯著減少,同時下1/3段脛骨幾乎無肌肉附著,由脛骨遠端獲得的血循環很少,因此下1/3段骨折愈合較慢,容易發生延遲愈合或不愈合,在腓骨頸的有腓總神經由蟈窩后,外側斜向下外方,經腓骨節進入腓骨長、短肌及腰腿前方肌群,腓骨頸有移位的骨折可引起腓總神經損傷。
2.診斷:主要根據外傷史和臨床表現診斷。脛骨骨折后小腿腫脹、疼痛,可有畸形和異常動度;X線片檢查有助于骨折和骨折類型的診斷;此骨折應注意檢查組織損傷的范圍和程度,以及有無神經、血管損傷、脛骨上段骨折和腓骨頸骨折、應注意腘動脈和腓總神經損傷的可能。
3.并發癥:本病的并發癥主要有早期和遠期兩種:
⑴早期并發癥:早期并發癥主要是失血性休克以及神經血管損傷。
⑵遠期并發癥:①骨折延遲愈合和骨不連:脛腓骨折尤其是中下段骨折在骨折時,由于破壞了骨的滋養血管,骨髓腔以及骨的內外膜均遭到嚴重的破壞和缺損。因為手術采用骨膜下剝離,大量破壞骨的滋養血管,同時還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影響了骨折愈合。所以嚴格選擇手術適應證和最小程度的剝離骨膜是預防的主要措施。②關節僵直:多發生在骨折延遲愈合的骨不連的患者,由于外固定時間的延長,使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發生粘連,對于骨延遲愈合患者,有學者認為在骨折具有堅強內固定的情況下,逐步進行關節功能鍛煉,但負重鍛煉必須嚴格掌握。無內固定或內固定不可靠者,去除外固定后要謹慎進行關節功能鍛煉。③慢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于創傷時軟組織嚴重受損,壞死組織及異物的殘留、皮膚壞死骨外露、就診時間過遲及手術時間過長等因素引起。清創時要徹底清除創面內的壞死組織及異物,對可疑壞死組織要堅決清除,同時盡量不使用止血帶,盡量采用簡單的固定方法以縮短手術時間,有感染征象時應及早充分的引流。內固定強調是盡量少增加原創傷的有效固定,而無須追求堅強內固定。傷口閉合應根據具體情況爭取一期閉合。但必須在無張力情況下縫合傷口,若張力較大,可在脛后作一切口,然后減張縫合脛前切口。④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肢靜脈回流主要靠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壓力向上回流,下肢骨折長期臥床,靜脈回流緩慢,血小板凝結,導致深靜脈血栓形成。骨折后早期進行肌肉收縮鍛煉可最大程度的減少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率。
該疾病的診斷并不困難,但還是需要一些輔助檢查的方法來幫助更好的診斷,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進行X線檢查,X線片檢查有助于骨折和骨折類型的診斷。另外還需注意,在臨床上發現有脛骨螺旋形或斜形骨折時,即使骨折為中下段骨折,也需拍小腿全長X線片,以檢查有無腓骨上段骨折。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學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