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是中華族群的傳統文化基礎(5)
來源:易賢網 閱讀:1058 次 日期:2014-12-09 17:28:0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儒學是中華族群的傳統文化基礎(5)”,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點擊進入<<<

網校開發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二、儒學文化思想影響著世界的進步發展

1、儒學在亞洲的傳播影響。

遼河流域、渤海灣、山東半島族群聯系密切,屬古東夷族群。周武王封商箕子于燕山北的遼東地域。因為那里水多,取地名“潮仙(汕)” ,被稱為“朝鮮”(參《史記三家注·朝鮮列傳》)。西漢在遼河流域、朝鮮半島設置遼東、玄菟(tù)、樂浪、真番、臨屯等郡,管轄地往南到朝鮮半島大同江流域設立郡縣,所以儒學思想,傳播到遼河流域朝鮮地,對朝鮮地域族群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其中的西漢玄菟郡設有高句麗縣。公元14年,從漢朝管轄地夫余族群分裂出的卒本夫余,武裝割據西漢屬地高句麗縣,自稱高句麗國,直到內亂,挑起朝鮮半島戰亂,唐高宗于668年平滅割據的高句麗國。兩晉時期,儒學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列島,《論語》成為日本族群的傳世經典??鬃尤鍖W同時往越南東南亞地區傳播,至今影響深刻。

需要注意的是,高句麗采納“禮”的制度,只是浮在管理形式上,沒有把儒學親民、養民的“仁德”的思想融為建國的根本,所以高句麗割據立國,統治集團矛盾不斷,國內民生不安定,往外戰爭侵占掠奪,激化族群矛盾,釀成唐朝政府用戰爭手段平滅高句麗。同樣的原因,儒學傳入日本,飄浮在形式上,無意識培養“仁德”愛民、養民的建政根本,缺乏和睦相處的秉性,所以日本列島長期列國林立,戰亂不息,對外侵擾,禍害周邊族群國家。二戰后天皇制度得到約制,但是缺乏“仁德”的秉性,把侵掠、霸占別人看作是生存的正常手段,所以距離儒學“仁”的真諦,有很大的差距,沒有養成“孝”、“忠”、“信”、“義”的品德。由此看,日本族群與周邊族群實現和睦相處,尚需較長的時間。

儒學文化思想在東南亞傳播源遠流長,影響巨大。例如新加坡,尊崇儒學,傳承弘揚儒學,成為培養社會公德,培養族群道德秉性的根基。原因在于,華人社區推崇儒學的傳統教育,使得族群和睦相處,孔子儒學在東南亞取得推動當代社會進步的顯著效果,成為主流文化傳統。

2、儒學文化思想在西方社會的傳播及影響歐洲啟蒙運動的效果。

十四世紀,歐洲自意大利發生“文藝復興”運動,沖擊著中世紀歐洲的封建堡壘,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583年9月10日來到中國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學習并且翻譯儒學經典四書五經,做出重大的貢獻。1662年,法國翻譯出版《論語》、《大學》,其后歐洲各國相繼翻譯出版《四書五經》。

1699年,法國學者白晉認為,“儒學”預示“全球性道德觀的可能性;漢字也蘊含全球性語言的希望”。

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歐洲形成“中國文化熱”,把孔子與蘇格拉底、耶穌、莎士比亞并稱為影響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人物。美國尊孔子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儒學是中華族群的傳統文化基礎(5)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