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創先爭優活動總結報告
來源:易賢網 閱讀:1139 次 日期:2014-11-10 12:54:03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廈門大學創先爭優活動總結報告”,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根據中央和教育系統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的部署和安排,我校于2010年6月正式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全校36個院黨委、黨總支、899個黨支部、14308名黨員全部參加了創先爭優活動。

兩年來,我校按照“推動科學發展、促進校園和諧、服務師生員工、加強基層組織”的總體要求,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和“十二五”規劃目標,以“四結合四先進四標兵”為活動載體,以創建“五個好”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五帶頭”優秀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引導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爭創一流業績,深化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積極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順利完成了創先爭優活動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我校創先爭優活動不僅使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為推進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同時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一、創先爭優活動的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精心部署創先爭優活動

校黨委高度重視創先爭優活動,緊密聯系學校實際,科學謀劃、認真部署、廣泛動員、精心組織,創先爭優活動扎實、有序、順利開展。

1.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組織領導。學校成立由黨委書記和校長任雙組長的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全校創先爭優活動,同時建立36個聯系點,黨委常委分別聯系和指導若干院黨委、黨總支開展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立8個指導檢查組,加強對各單位的聯系協調和指導檢查。各院黨委、黨總支也分別成立領導機構和指導檢查組,建立聯系點874個,加強對本單位創先爭優活動的指導和檢查。

2.把握總體要求,凝練主題載體。校黨委認真制定《在全?;鶎狱h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以“推動科學發展、促進校園和諧、服務師生員工、加強基層組織”為總體要求,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主題,以“四結合四先進四標兵”為活動載體,以創建“五個好”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五帶頭”優秀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引導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履職盡責創先進、立足崗位爭優秀。

按照中央部署,校黨委適時確定每年的活動重點和具體主題。2010年突出推動學校科學發展這一重點,提出圍繞中心工作、立足本職崗位創先爭優,使之與全面完成學校“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謀劃編制學校“十二五”規劃緊密結合;2011年突出為民服務創先爭優這一重點,圍繞“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服務學生健康成長”主題,集中力量為師生員工辦一批實事好事;2012年突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這一重點,圍繞“強組織、增活力,創先爭優迎十八大”主題和“五個進一步提升”的活動目標,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各院黨委、各黨總支也圍繞學校和本單位中心工作與“十二五”規劃目標,聯系本單位實際,制定了本單位的實施方案,凝練確定了本單位活動主題和載體,同時制定了本單位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和基層組織建設年工作方案。外文學院以“黨員創先爭優、學科力求突破、學院和諧發展”為主題,確立了“轉變觀念、實事求是、激發活力、和諧發展”的實踐載體;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以“立足特色優勢、創新發展理念、塑造學科品牌”為主題,確立了“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當先進,在推動學院事業發展中做排頭兵”的實踐載體;經濟學院以“科學發展,引領經院建設;頂天立地,培養一流人才”為實踐載體,著力推進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研究型學院建設;管理學院圍繞“創建國內一流標準商學院”的實踐載體,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繼續教育與職業教育學院圍繞“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學院,打造廈門大學特色的繼續教育品牌”的發展目標,確立了以“穩步發展學歷教育、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惠及優質教育于社會”的實踐載體。

3.加強分類指導,深化黨群共建。校黨委針對院系黨組織、機關和后勤產業黨組織、學生黨組織、離退休黨組織不同特點,分別提出活動目標和要求,分類制定實施方案,專門制定了《關于在全校學生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方案》和《關于在全校離退休教職工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方案》,指導和推動不同類型的黨組織和黨員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各院黨委、各黨總支也針對本單位在職教職工、學生和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及其黨員崗位的不同特點,找準創先爭優活動切入點,分類提出具體要求。

全校各級黨組織深入推進黨建帶群建、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活動。校黨委印發了《關于在全校工會組織和教職工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方案》、《關于在全校共青團組織和團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方案》和《關于在全校婦委會組織和婦女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方案》,指導和推動工青婦組織和廣大教職工、團員青年、婦女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全校36個部門工會、29個院團委、27個基層婦委會結合自身特點,明確活動主題,創新活動載體,廣泛開展創建“模范教工小家”、“五四紅旗團組織”、“巾幗文明崗”等活動,形成黨內帶黨外、黨員帶群眾齊爭共創的生動局面。

4.推進理論研討,加強輿論宣傳。校黨委注重開展理論研究,有50多篇文章在全國“三報一刊”上發表或提交中央部委和福建省有關理論研討會,25篇文章在校報理論版刊登,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提供的《創先爭優的歷史緣起、內在邏輯及現實意義》理論文章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優秀論文,并入選全國創先爭優理論研討會;召開建黨90周年理論研討會,收到近百篇理論研討論文;組織了126場理論報告員宣講報告會,征集到120多個創先爭優典型案例。

及時報道創先爭優動態,宣傳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編印129期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編發20期《理論宣傳月報》,在校報、電視新聞、校園網開設專欄和專題網站,刊發報道190多篇,有8篇信息分別被《光明日報》以及教育部、福建省和福建省學校創先爭優活動簡報刊發。2010年12月13日,《光明日報》第二版《廈門大學:以學促創 煥發活力》的長篇通訊,深入報道我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做法和成效;2012年8月3日,《光明日報》刊發題為《高校黨建如何找到最佳切入點——山東大學、廈門大學黨組織建設亮點頻出》,專題報道我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做法和經驗。

(二)抓好四項舉措,全面推進創先爭優活動

1.抓好公開承諾,確保承諾落實。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全校各基層黨組織公開承諾3570項,黨員公開承諾31244項。承諾事項向黨員、群眾公布,接受師生員工監督,做到個個有目標、人人見行動、項項抓落實。截止目前,黨組織和黨員承諾完成率分別達98.4%和99.2%。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及所屬黨支部和黨員每年均開展承諾,921項承諾事項均已基本完成,通過抓好承諾落實,推動了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和課程體系改革等一系列科學發展和服務師生工作的落實。

做好承諾踐諾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整改工作的銜接,據統計,創先爭優活動開始后的半年內,全校共落實學習實踐活動整改措施380多條。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根據學習實踐活動中提出的“理工并舉,突出重點,理科發展更強,工科發展更快”的學科發展方針,結合學院實際,進一步科學編制學院“十二五”規劃;人文學院在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后續工作中已落實22個項目,出臺、修訂13個文件,創先爭優活動中又完成5項整改落實任務,制定或修訂完善4項制度。

2.開展領導點評,加強指導檢查。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經常深入聯系點,結合專題會議、實地調研、年度考核、組織生活會等,采取集中點評、個別點評、現場點評等方式,通過在“嚴、實、活、顯”上下功夫,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點評工作。據統計,校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基層聯系點開展指導檢查和領導點評240多次,全校所有黨支部都接受了院黨委(黨總支)班子成員的點評,98.5%的黨員接受了黨支部書記的點評。各級指導檢查組也經常深入聯系單位,把經常性指導與集中檢查結合起來,認真做好指導檢查和推動工作。

3.開展群眾評議,接受師生監督。校黨委印發《關于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情況進行群眾評議的通知》,并于今年年初組織對全校黨支部和全體黨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行群眾評議,督促基層黨組織抓好群眾評議反映問題的整改落實。據統計,全校共有877個黨支部、13611名黨員接受了評議,黨支部參評率為99.8%,黨員參評率為97.9%;參加評議的黨員和群眾共有3萬多人;全校黨支部群眾評議總體滿意率為99.7%,黨員總體滿意率為99.6%。

4.做好總結工作,評選表彰先進。全校各單位認真做好創先爭優活動階段性總結工作,及時總結活動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廣泛宣傳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校創先辦共形成40多篇專題總結和匯報材料,舉辦4場創先爭優先進事跡演講報告會、3場經驗交流報告會,召開14場座談會,2000多人次參加會議;各院黨委、黨總支和工青婦組織共形成170多篇總結報告。

認真組織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評選表彰工作。2010和2011年,全校共有41個基層黨組織、301名黨員、39位黨務工作者獲得校黨委表彰,8個基層黨組織、5名黨員、6位黨務工作者和3位思政工作者獲得福建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和廈門市委表彰。今年7月1日召開表彰大會,表彰校級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27個、優秀共產黨員202名。此外,臺灣研究院黨總支和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黨支部分別榮獲全國、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法學院等5個基層黨組織、林亞南等2名黨員分別榮獲全省學校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對表彰的先進典型,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掀起“學先進、見行動”活動,營造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校園環境。

二、創先爭優活動的主要成效

經過全校各級黨組織、黨員和廣大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創先爭優活動基本達到了“推動科學發展、促進校園和諧、服務師生員工、加強基層組織”的總體要求,全校上下呈現出心齊、氣順、勁足、和諧、向上的良好態勢。

(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大力推動學校科學發展

校黨委把服務學校中心工作、推動完成重大任務、促進解決突出問題作為創先爭優活動最重要的實際、最大的實踐、最需取得的實效,努力將創先爭優活動辦成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拓展工程。在活動開展期間,全校上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完成了《“十二五”規劃和2021年遠景規劃》的編制工作,圍繞實施“十二五規劃”,對標定位、爭創一流,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

一是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制定《關于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的意見》,深入實施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推進本科生導師制、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完善各項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制定《高層次(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若干意見》,深入實施研究生教育質量與創新工程和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兩年來,新增2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3篇提名論文。學生在國內外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特別是在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特等獎獲獎數位居全國第二,總分位居全國第六,首獲 “優勝杯”。今年 3月30日《光明日報》教科新聞版頭條和6月4日《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分別報道了我校的人才培養工作。

二是著力提升科學研究水平。積極推進國家南方海洋中心等若干國家級和一批部省級的創新平臺和基地建設,推進“2011”計劃重大科研項目申報和建設。兩年來,新增“應激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全校到賬科研經費14.12億元,新立科研項目3770多項,有13篇高水平論文發表在《科學》、《自然》及其子刊上。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的《自然出版指數2011-中國》報告中,我校名列中國十大科研機構第6位。

三是著力構筑學科核心競爭力。完成一級學科授權自主審核和學科專業目錄對應調整工作,“211工程”三期建設任務圓滿完成,認真制定新一輪“985工程”建設規劃,進展順利。兩年來,我校進入ESI世界前1%學科數已由2010年的3個增加到今年的6個。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完成了藥學、公共衛生、環境與生態等學科的重組工作,學科重組效應已經顯現。

四是著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加大高端人才引培力度,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加強高水平團隊建設。高層次人才數量顯著增加,兩年來,新增院士1人,“千人計劃”15人,“973”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特聘教授33人。目前,我?!扒擞媱潯币堰_30人,位居國內高校前列。我校人才工作得到中組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全省人才工作會議專門介紹我校的做法和經驗。

五是著力增強社會服務實效。制定實施服務福建發展、服務廈門、漳州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推進與新疆以及廈門、贛州、漳州、汕頭、平潭等地的合作。深化拓展與中航工業、大唐國際、國家核電、中廣核、中國電子、國藥集團等大型央企的戰略合作。大力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研制出世界上首支獲批上市的戊肝疫苗。充分發揮智囊團、思想庫的作用,為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提供一系列高質量的咨詢報告和政策建議。臺灣研究院精準預測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受到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肯定;國際關系學院/南洋研究院發揮東南亞問題研究優勢,為政府提供權威咨詢服務。

六是著力改善辦學條件。2011年簽署了新一輪部省市繼續重點共建廈門大學協議書,2010~2013年間,部省市將總共投入10.6億元,用于繼續重點共建我校。翔安校區一期工程從2011年6月全面開工建設,經過一年多夜以繼日的施工,即將全面竣工,建成后將大大拓展我校的辦學空間,推動全校各學科的優化布局,促進應用類學科的大力發展。目前,全校各單位正以創先爭優的精神風貌,全力做好校區搬遷各項準備工作。

全校各單位圍繞服務科學發展創先爭優,鼓勵教職員工立足崗位爭優秀,有力推動本單位各項事業科學發展。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四次進入優秀實驗室行列;海洋與地球學院積極推進 “國家南方海洋中心”和新型綜合海洋科學考察船建設;環境與生態學院在長汀建立水土保持試驗基地;材料學院與知名企業共建圣諾有色金屬研究院、福耀先進玻璃研究院等產學研合作平臺;數學科學學院長期堅持全國教學名師、名教授、博導為低年級本科生上課;醫學院201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位居全校第一;軟件學院榮獲2011年 “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人才培養貢獻獎”;公共衛生學院引進世界分子影像研究領軍人物、首席科學家為核心的分子影像研究團隊;經濟學院整合王亞南經濟研究院資源成立EDP中心;管理學院MBA/EMBA項目順利通過AMBA國際認證;公共事務學院出臺課外學術活動資助辦法,在“挑戰杯”競賽中屢獲佳績;藝術學院師生發揮專業特長保質保量完成90周年校慶和建黨90周年大型演出任務;海外教育學院/國際學院積極開展國際漢語教師及志愿者教師培訓;教育研究院在2011年教育部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中的獲獎數位列全國第三位;體育教學部在辦好每年24項群眾性體育競賽基礎上,成功舉辦多項海峽兩岸體育競賽活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所屬建筑公司黨支部將翔安校區項目定為創先爭優示范項目,發揮主人翁態度,保質保量完成翔安校區承建任務;嘉庚學院以全省獨立學院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省學士學位授權評審。

(二)著眼育人、創新舉措,積極促進校園和諧穩定

校黨委堅持和諧校園建設與全面育人工作相結合,通過創先爭優,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持續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努力把創先爭優活動辦成促進校園和諧穩定的保障工程。

一是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加強學校理論報告員隊伍建設。隆重開展紀念建黨90周年和建校90周年活動,大力弘揚愛黨、愛國、愛校精神。加強文化育人工作,制定《關于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若干意見》,將學?!八姆N精神”教育融入全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全過程。加強社會實踐工作,大力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兩年來共組織1100多支社會實踐隊伍、12000多名學生參加暑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建立了157 個校外各級各類社會實踐基地,組織全校黨員青年開展志愿服務12800多人次。堅持思政教育的“精細化”,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通過實施“心語計劃”,推動深度輔導工作。今年2月13日《光明日報》刊發《廈門大學:“精細化”讓思政教育不再乏味》一文,詳細報道我校的成效和經驗。

二是持續開展和諧校園建設。通過開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修班,舉辦學生德育講壇,建設道德實踐基地,創建先進班集體、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食堂等校園品牌,打造“精神家園”。通過組織學生科技學術節,拓展學業學術競賽項目,推進高雅藝術和地方優秀文化進校園,拓展群眾性體育運動形式,打造“活力校園”。通過舉辦“傾聽•信任——校長有約”、“校園溫暖工程”、“名師下午茶”、“學長輔助計劃”等系列活動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進學院,打造“溫馨校園”。通過加強校園人文環境、生態環境建設,推動節約型校園、綠色大學建設,打造“綠色校園”。

三是努力維護校園安全穩定。認真做好校領導接待日和信訪接待工作,及時解決師生反映的突出問題,化解矛盾糾紛。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及各項制度,加強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建設和校園交通安全管理,做好突發事件處置工作。圍繞90周年校慶、慶祝建黨90周年等重大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做好校園安全和穩定工作。與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區政府等單位共同推動校園和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推進“無訟校區”工作,受到中紀委、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市委的高度肯定。近兩年,學校先后通過福建省“平安校園”和“文明學?!睓z查評估。

(三)以人為本、踐行承諾,真心實意服務師生員工。

校黨委把解決師生員工最現實、最關切、最直接的利益問題當作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任務,努力把創先爭優活動辦成為民服務的滿意工程。

制定《為師生員工辦實事好事工作方案》,從4個方面提出15大項45小項為民服務承諾事項,現已全部完成,有些將長期堅持下去。全校機關和各級干部結合“深入基層大走訪”和“兩訪兩創”活動,通過多種方式直接聯系師生員工,下基層“接地氣”。據統計,學校機關、各學院(研究院)和直屬單位黨員干部下基層約2200人次,領導干部帶頭下基層直接聯系、訪談師生。生命科學學院在全校率先實施研究生獎助計劃;材料學院出臺“2+8”新生引導計劃;新聞傳播學院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設立多項獎助學金;機關第三黨總支資產與后勤事務管理處黨支部集中力量做好全校貨幣化補貼發放和保障性住房配售等教職工關注度高、強度大的工作;漳州校區辦黨支部努力做好校區專車船交通和校區安定穩定工作,為師生員工提供高效暢通的車船交通服務和平安校區環境。

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各窗口單位與服務部門均制定了“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工作方案,共確定為民服務窗口崗位280多個。法學院窗口崗位針對不同群體服務需求,列出具體服務項目和措施,改進管理和服務;后勤集團在各餐廳設立11個創先爭優示范窗口,深入開展爭當服務標兵、技術能手、文明之星活動;機關第二黨總支教務處黨支部在學生事務大廳設置窗口單位,為學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教務服務;圖書館努力將所有服務部門打造成滿足讀者需求、拓展學習空間、優化讀書環境的窗口單位。

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在改善民生、解決師生員工實際困難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穩步提高教職工工資待遇。學校在財務狀況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安排資金,于2010、2011年兩次較大幅度提高教職工工資待遇,基本實現了學校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期間做出的“用2至3年的時間,逐步使教職工的工資待遇不低于同期廈門事業單位同類同職務人員水平”的承諾。

二是大力解決教職工的實際困難。兩年來共為3700多名在職人員發放3.3億元住房貨幣化補貼;完成高林、五緣灣共448套保障性商品房的交房售房工作;完成漳州校區27套教工公寓(一期)售房工作;積極落實翔安校區4000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教職工“住有所居”的目標基本實現。積極推進“大病互助”計劃的落實,加入廈門市職工醫療互助保障體系。此外,還下大力氣解決派遣制人員、大集體與合同制退休人員等群體的實際困難。

三是做好畢業生就業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開展“一對一”服務,認真做好就業援助,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全部落實就業單位。主動對接國家特大型企業、戰略合作伙伴單位、地方政府部門,2010年以來共舉辦各類招聘會1000多場,發布19萬余條崗位需求信息。我校畢業生已經成為最獲社會認可的群體之一,60%以上的同學在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經濟發達且就業競爭最為激烈的地區找到工作,越來越多的畢業生自愿奔赴基層、西部及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完善以“獎、貸、助、補、免”為主的資助體系,加強勵志教育,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2010~2011年合計發放各類獎助學金及困難補助、國家助學貸款3.8億元。大力倡導“以勤代補”,兩年來為近15000名學生提供校內助管、助教等勤工助學崗位。目前,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得到了有效資助。王金靈、楊雷同學榮獲“中國大學自強之星”稱號,陳少霞、李飛龍同學獲提名獎。我校榮獲2010年“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四)夯實基礎、提升水平,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校黨委根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要求,將落實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提出的目標要求貫穿于創建“五個好”、爭當“五帶頭”活動中,努力把創先爭優活動辦成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提升工程。

一是深入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各級黨組織依托中心組、黨校、理論報告員隊伍等平臺,認真開展集中式 “研究性學習”和“問題式學習”。堅持把開放辦黨校與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邀請著名專家學者、黨政領導、企業家來校做專題報告。兩年來,校黨委黨校先后舉辦23期學習班,12400多人次參加學習培訓;邀請中央辦公廳、中組部、教育部、中國社科院、中央黨校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來校作輔導報告19場。

二是扎實推進院黨委、黨總支建設。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以實施《學院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則》和開展巡視工作為抓手,加強院黨委、黨總支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充分發揮院黨委、黨總支的政治核心、決策參與和監督保證作用,保證黨的方針政策和學校重要決策在各單位的貫徹執行。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和“一迎雙爭”主題活動,提升黨務工作者的黨性修養和工作能力。機關第一黨總支積極創建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和諧型、節約型和廉政型“六型”機關,為基層單位和師生員工提供熱情、真誠、高效、優質的服務。

三是著力提升黨支部戰斗力。積極探索在科研平臺和學生社團組織、社會實踐團隊中設立黨支部,大力推進高年級本科生“支部建在班上”工作。在每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近1/2的實踐團隊中建立了臨時黨支部,在所有有黨員參加的團隊里建立了臨時黨小組,委派了臨時黨代表。目前全校共有黨支部899個,比兩年前增加了88個。開展全校性黨支部換屆工作,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加強對黨支部書記和支委的培訓,校院兩級黨校每年都舉辦黨支部書記(支委)學習培訓班。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把支部建在學科上,支部書記由學科帶頭人擔任,以支部黨建促進學科發展;人文學院堅持舉辦黨支部書記沙龍,提升學生支委黨務工作能力。

強化黨支部在創先爭優中的主體作用,開展“教學科研先進黨組織”、“管理服務先進黨組織”、“成長成才先進黨組織”、“離退休先進黨組織”創建活動。開展黨支部工作“立項活動”,兩年來共申報1200多項,其中有5項獲省級優秀成果獎,50項獲校級優秀成果獎。進一步落實基層黨建經費保障機制,把基層黨組織工作和活動經費納入學校年度預算,今年專門劃撥黨支部專項經費近103萬元。開展全校黨支部調查摸底、分類定級工作。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科學系黨支部開展“星期五學術沙龍”、“黨員教師與新引進人才結對子”系列活動,把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有機結合,賦予黨建工作以生動具體內容;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研究生黨支部建立“黨員社會實踐基地”,基地活動先后在光明網、《法制日報》等媒體進行報道;藥學院本科生第一黨支部堅持黨員學長幫扶和與少數民族同學結對子機制,創建服務型黨支部。今年6月15日出版的《光明日報》刊發通訊專題報道我校國防生黨支部的先進事跡;教育部《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第75、第285期分別報道了機關第一黨總支所屬支部和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黨支部的先進事跡。

四是著力提升黨員隊伍生機活力。加強黨內民主建設,扎實推進黨務公開。落實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校黨委黨校共舉辦8期新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專題學習班,培訓8000多人次;二級黨校共舉辦120多期學習班,培訓9500多人次。加強對黨員的管理和監督,組織開展黨員民主評議和量化考評工作,在黨員中開展爭當優秀共產黨員育人標兵、服務標兵、成才標兵、老有所為標兵活動。加大在優秀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和優秀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力度,兩年來共發展黨員6610名,其中教師黨員34人,學生黨員6556人。做好黨員服務工作,加強對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的關懷幫扶。管理學院黨員開展與寧夏海原一中“啟明星一幫一”資助活動,對應捐助多位貧困中學生;嘉庚學院黨員喊響“我是黨員看我的”口號,從小事做起,從日常工作細節著手,爭做創佳績的典范;離休干部黨總支對離休干部開展分片負責定期聯系,對離休干部情況做到“四必問”。

三、創先爭優活動的主要體會

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迫切需要,是加強學校黨的建設、推動學??茖W發展的重要保證。通過創先爭優活動,我們深刻體會到:

(一)堅持圍繞中心,是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前提

我們牢牢把握“推動科學發展、促進校園和諧、服務師生員工、加強基層組織”這一總體要求,以推動學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主題,堅持圍繞中心創先爭優,爭科學發展之先、創校園和諧之優,有力地推進了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建設。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圍繞學校和本單位的中心工作開展創先爭優,特別是在重點難點工作上發揮爭創活動的有效抓手作用,創先爭優活動才能取得實效并不斷得到深化。

(二)堅持服務師生,是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目標

我們堅持把人才培養和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創先爭優的首要地位,以服務學生健康成長為主題,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主線,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深入基層大走訪”、“兩訪兩創”等活動,健全領導干部聯系基層、聯系師生制度,落實黨員服務師生承諾踐諾和群眾評議制度,從師生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從師生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為教師教書育人和學生健康成長創造有利條件。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以服務師生為宗旨,以師生滿意為導向,人才培養的目標才能得到實現,創先爭優活動才能真正達到目的,才能持續深入開展下去。

(三)堅持立足本職,是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基礎

我們緊密結合高水平大學建設需要,引導基層黨組織切實履行職責,全面落實學校和本單位科學發展規劃;引導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爭創一流業績,以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群眾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把創先爭優活動植根于本職工作的土壤中,使活動開展與工作落實兩推動、兩促進、兩受益,使創先爭優活動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實踐證明,創先爭優活動只有圍繞部門職責、崗位特點,立足本職,不搞“兩張皮”,才能取得實際效果。

(四)堅持黨群共建,是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推手

我們深入開展黨群共建創先爭優,以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帶動工會、共青團、婦委會及其所聯系的師生員工創先爭優,使創先爭優不僅在黨內,而且在全校蔚然成風,成為黨內帶黨外、黨員帶群眾的生動實踐和全體師生員工的價值取向。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才能有效增強創先爭優活動的影響力和生命力,創先爭優活動成果才能不斷得到鞏固和拓展。

(五)加強輿論宣傳,是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手段

我們充分利用校報、有線電視和廣播、校園網、宣傳欄、簡報等宣傳陣地,精心策劃,及時、全面、深入地宣傳報道創先爭優活動中涌現出的新做法、新成效和新典型,用創先爭優引導校園風尚。實踐證明,只有充分發揮好輿論宣傳主陣地作用,及時報道信息、推介典型,營造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確保創先爭優活動生動活潑、扎實有效地推進。

(六)加強組織領導,是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

我們堅持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雙組長制度,黨政齊抓共管,層層抓落實。認真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扎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各項活動。建立健全并推動落實聯系基層、指導檢查、領導點評、黨員互評、群眾評議等制度,認真開展巡視工作,加強督促檢查,推動創先爭優活動深入扎實開展。實踐證明,只有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責任機制,才能確保創先爭優活動有力、有序推進。

四、建立健全創先爭優長效機制

創先爭優活動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是下一階段抓好創先爭優的重點。全校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在全國創先爭優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十分珍惜、始終堅持和充分發揮我們黨在長期奮斗中所形成的包括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在內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努力把創先爭優活動的成果繼續轉化為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推動科學發展、建設和諧校園、服務師生員工、完成基層組織建設年各項任務的強大動力,不斷鞏固和擴大創先爭優活動成果。

(一)把握基本要求。一要堅持務實管用。全校各單位要從實際出發,把建立健全創先爭優長效機制與學校中心任務和本單位日常工作融為一體,機制要注重實效,要有利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二要堅持突出重點。突出本單位特色和下一步工作重點,認真聽取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制定順應師生員工期待、推動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制度規范。三要堅持創新完善。要尊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的首創精神,將受師生員工歡迎、能常態運行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同時搞好銜接配套,不斷完善已有的制度規范。

(二)推動科學發展。一要圍繞深入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推進學?!笆濉币巹濏樌麑嵤┑热蝿?,建立健全以創先爭優推動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我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質量和水平。二要健全完善各項保障機制。要進一步健全黨內制度以及承諾踐諾評諾、對標定位、績效考評、黨員先鋒行動等工作機制,增強黨組織和黨員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全校各單位、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維護校園和諧。一要圍繞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大力弘揚我校以“四種精神”為核心的優良辦學傳統,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面做好文化育人和實踐育人工作。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強平安校園建設,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校園安全穩定。二要圍繞創新校園管理、促進機關效能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加強師生溝通等任務,進一步開展“校長有約”、“校領導接待日”、“院長(書記)對話會” 、“名師下午茶”、“和諧校園大家談”等活動,加強信訪接訪、教代會工作、校(院)務和黨務公開、綠色校園創建等工作,改進干部和機關作風,努力營造“安心工作、舒心生活、開心學習”和“互幫互愛、人際和諧、幸福溫馨”的和諧校園。

(四)堅持服務師生。一要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群眾辦實事、提高服務成效等任務,進一步建立健全為師生員工辦實事好事的長效機制,持續開展“校園溫暖工程”、“深入基層大走訪”、“兩訪兩創” 、“三亮三比三評”、黨員先鋒崗、為民服務窗口單位等活動,重點抓好黨支部和黨員服務群眾承諾、踐諾和群眾評議制度常態化建設,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二要持續開展“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服務學生健康成長”主題活動,提高教書育人質量,做好黨員志愿服務、結對幫扶、學長輔助工作,加大對“三困”學生的幫扶力度,提升學生就業質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要進一步探索服務教職工提升業務素質、促進身心健康、改善生活待遇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積極幫助青年教師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五)強化基層組織。一要繼續深化“強組織、增活力,創先爭優迎十八大”主題活動,按照“抓落實、全覆蓋、求實效、受歡迎”四項要求,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確保實現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提出的“五個進一步提升”的工作目標。二要圍繞創新活動方式、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等任務,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晉位升級、量化考評、黨建目標管理、黨務工作者培養激勵、黨群共建等機制,進一步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健全“三會一課”制度,加大教師黨員發展力度,提升黨務工作隊伍整體水平,從夯實組織基礎上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六)加強組織領導。一要落實工作責任。各級黨組織書記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加強謀劃和分類指導。要研究提出具體配套措施和可行性方案,確保制度落到實處、見到成效。二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開展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深化論證完善,提高長效機制建設的科學化水平。三要大力宣傳創先爭優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并將長效機制公之于眾。四要加強巡視檢查,堅持開展群眾評議,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及時了解制度運行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

我校集中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即將告一段落,但是深入開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們要把創先爭優活動的總結,作為進一步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開始,作為學校事業科學發展的一個新起點。讓我們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把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轉化為提升學校黨建科學化水平、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和自覺行動,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同心同德、開拓創新,立足本職、爭創一流,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

更多信息請查看活動總結

更多信息請查看活動總結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廈門大學創先爭優活動總結報告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