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委組織部的精心指導下,我局嚴格按照“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基層組織”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活動主題,以“落實五好五帶頭,爭創五大先鋒崗”為載體,精心組織,扎實推進,較好地完成了各階段工作任務,有力地推動了民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近兩年先后被表彰為“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 精心組織籌劃,創新活動載體,有力保障活動高效有序開展。
嚴格按照區委要求和部署,做到規定動作到邊到位,創新動作富有特色,確保爭創活動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的開展。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創先爭優活動,出臺實施意見,成立領導小組,由黨工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各支部書記為成員,并在局辦公室、監察室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工作班子,切實形成書記抓、抓書記,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此外,還通過建立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及時向支部印發《公開承諾實施意見》、《點評工作通知》等文件,指導支部規范開展公開承諾、領導點評等工作,確?;顒娱_展“平衡有序”、“不走過場”、“不偏離方向”?;顒悠陂g共開展兩輪公開服務承諾,參加人員312人次,黨組織公開服務承諾103項,黨員公開服務承諾738項。建立領導聯系點9個,點評黨員174人,被點評黨組織覆蓋率100%,被點評黨員覆蓋率92%;二是創新活動載體。以“五個好、五帶頭”評價標準為基礎,結合民政實際,建立了“落實五好五帶頭,爭創五大先鋒崗”活動載體,即動員全系統各部門和干部職工爭創“為民解困先鋒崗、服務社會先鋒崗、創新發展先鋒崗、依法行政先鋒崗、行風建設先鋒崗”,積極引導大家立足工作實際和本職崗位,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在支部、科室(單位)之間營造出了一種“比、學、趕、超”良性競爭氛圍。兩年來局各科室(單位)、各黨支部共申報“五大先鋒崗”39次,局黨工委根據各單位申報承諾完成情況,經過科學公正考評,表彰“五大先鋒崗”爭創優勝單位17家。三是強化宣傳動員。及時召開了創先爭優活動動員部署會,向各支部傳達了中央和省市區委關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精神。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局辦公系統上制作了創先爭優活動專版,設立“工作動態、他山之石、政策文件、公開承諾”等四個欄目,上傳大量文件資料和經驗做法,為各支部、全體黨員提供了便捷的學習途徑和豐富的學習素材。精心制作了局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展板和爭創活動先鋒榜,強化對身邊典型和優秀事跡的宣傳。此外,還通過懸掛橫幅、利用電子大屏播放標語、在《民政動態》上刊登信息、向《區創先爭優活動簡報》報送信息等方式,努力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為活動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二、 依托主題活動,注重實績實效,努力展現活動為民服務宗旨。
緊扣爭創主題,充分發揮民政部門“上為黨分憂、下為民解愁”的職能作用,精心組織開展了各項主題實踐活動,有力推動創先爭優向縱深發展。一是圍繞“黨心暖民心、滿意在民政”實踐主題,開展了廣場咨詢、民政政策進社區、交通文明勸導等系列為民服務活動,不斷提高群眾對民政部門的滿意程度。二是扎實開展“科學發展爭一流”活動。我局根據自身情況和江寧民政事業發展環境,經過在省內外廣泛比較、充分調研,選定無錫市惠山區作為學習標桿,并重點學習惠山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經驗。局系統各支部也結合工作實際,分別選擇市兒童福利院、建鄴區婚姻登記中心等8家單位作為學習標桿,并制定趕超目標、做出公開承諾。局系統共制定趕超目標36項,公開服務承諾61項。三是精心組織“創爭在崗位、奉獻十二五”活動。在全局系統開展“行風建設示范窗口”、“群眾滿意服務窗口”、“群眾滿意機關科室”等創建活動,開展“最真摯服務感言”征集,共征集14條服務感言,堅持以支部創先進帶動所在單位創先進,黨員爭優秀帶動群眾爭優秀,形成黨內外齊爭共創的良好局面。四是深入開展“民政系統窗口單位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召開全區民政系統窗口單位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動員大會,要求民政系統窗口單位以“三亮”、“三比”、“三評”為基本載體,全力開展民政“四心”服務活動。6月份,湯山街道民政辦被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民政系統窗口單位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群眾滿意窗口”,同時被命名為“全國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五是精心部署“三爭一創”活動。嚴格按照區統一部署,成立了“三爭一創”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建立了領導聯系點制度,制定了活動實施意見,召開了“三爭一創”實踐活動動員大會,科學制定了《區民政局2012年“三爭一創”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局系統“三爭一創”活動的2個基本現代化指標、20個重點項目和80項具體目標,并以此為基礎與相關責任單位簽定責任狀,對每項目標任務都做到時間有限制、質量有標準、考核有責任人,并創建《民生推進》督察載體,全力保障各項目標任務序時推進。《民生推進》被市民政局向全市民政系統推廣。六是有序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各項活動。出臺《區民政局黨工委關于開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的實施方案》,在規定動作的基礎上,提出開展基層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工程、先進性測評工程、軟實力提升工程、新形象建設工程等“四大工程”。扎實開展調查摸底和分類定級工作,局屬8個基層黨支部共收回群眾測評表163份,自評分平均94.5分。經客觀、公正評定,75%基層黨支部達到“好”的定級標準。對查找出的印刷廠支部“黨組織作用發揮不明顯”、殯儀館黨支部“經費場所保障方面”等問題,目前印刷廠已在醞釀換屆選舉方案,殯儀館已改造成新的黨員活動場所。嚴格落實“一支部一制度”要求,各支部共上報長效制度25項。
三、 緊扣重點工作,突出創新創優,不斷推進民政工作爭先進位。
一是不斷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提升基層民主管理水平。指導各社區成立社區民主監督委員會,著力健全以社區黨組織領導為核心,村(居)民會議和村(居)民代表會議為決策機構,村(居)民委員會為管理執行機構,民主監督委員會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的村(居)民自治機制。5月9日-12日,我區作為“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候選單位,參加了在寧夏銀川召開的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經驗交流會并作大會交流發言,并得到與會領導和代表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7月份被命名表彰為“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二是全力做好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提升全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水平。嚴格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規劃建設區級社會福利中心(養老服務中心)決策精神,將該項目列為民政事業“十二五”發展的“一號工程”,專門成立項目籌建工作領導小組,圍繞項目的選址、規劃、用地、立項等事宜,多次與區規劃、國土、住建、發改、高新園等單位溝通協調,先后調研了上海市第三社會福利院等9所福利機構運營情況。區政府也多次通過專題協調會就加快推進該項目形成會議紀要,力爭把該項目建成全市乃至全省示范性社會福利中心。目前,已完成應征方案專家評審,力爭十八大之前舉行開工儀式。三是深入開展作風行風建設,不斷提升民政窗口服務水平。指導湯山民政辦、濱江敬老院開展市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窗口創建活動,湯山街道民政辦公室被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民政系統窗口單位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群眾滿意窗口”和“全國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制作《為民以實為本,為政以廉為基》宣傳短片,參加區檢察院開展的“江寧區首屆廉政宣傳短片”比賽并榮獲優秀獎。四是爭創全國3A級婚姻登記機關,提升婚姻家庭服務水平。區婚姻登記中心通過加強軟硬件建設,努力提高服務水平、豐富服務內容、規范服務標準,積極爭創國家3A級婚姻登記機關。硬件方面,先后投入15萬元,在等候區添置飲水機、老花鏡、桌椅,在登記區添置復印機、二代身份證讀卡器、排隊叫號系統等人性化服務設施。軟件方面,婚登中心全體人員全部持證上崗、統一著裝、佩帶胸牌,在婚姻登記大廳醒目位置設立服務指南、婚姻登記流程圖,專門設計布置婚姻文化墻、“愛的轉角”咨詢室、頒證室等,為婚姻當事人提供規范、溫馨的服務。
四、 創新工作思路,堅持“三位一體”,有力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全覆蓋。
為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在推動社會組織快速、健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區民政局創新工作思路,率先建立了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黨建工作指導站和聯合黨支部“三位一體”的工作體系,有力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全覆蓋。一是積極籌建區級社會組織孵化中心,促進社會組織快速健康發展。積極籌建區級社會組織孵化中心,為處于初創期的社會組織提供辦公場地、辦公設備、能力建設、小額補貼、注冊協助等服務,促進全區社會組織快速發展壯大,提升社會組織承接公共服務的能力。目前孵化中心已完成裝修,第一批將有南京工程學院的紅葉社工服務社等近30家社會組織進駐。二是開展社會組織分級管理,提高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率。目前,全區共登記社會組織265個,其中建立黨支部的7個,黨組織組建率僅2.64%。針對社會組織黨建基礎薄弱、黨組織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的情況,我局探索試行對社會組織進行分級管理,按照能正常開展活動、常設辦事機構有專職工作人員、有獨立的財務、能按時完成年檢四個指標對社會組織進行分級,四個條件全部滿足為一級,有一或兩個條件不滿足為二級,其他為三級。目前全區265個社會組織中一級組織130個,二級組織104個,三級組織31個。嚴格落實民政部門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中的職能,在社會組織登記和年檢時,把黨建工作情況作為年檢的一項必查內容,切實提高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率。以加強對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指導和監督。三是建立江寧區社會組織聯合黨支部和江寧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指導站,實現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全覆蓋。為切實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有效覆蓋、有效管理,近日,我局建立了江寧區社會組織聯合黨支部和江寧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指導站,由社會組織主管業務科室負責人擔任聯合黨支部書記和指導站站長,在社會組織孵化中心掛牌,實現“培育、指導、監督”全方位服務。
五、 著眼“三化”目標,實施“三強”策略,強力打造江寧特色社工人才培養途徑。
為全面完成區人才“十二五”規劃中“五年內培養4000名社會工作人才,且500人通過國家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的目標,我局著眼于社工人才隊伍的職業化、技能化、專業化“三化”目標,采取強化理論基礎、強化技能提升、強化專業素質“三強”策略,有效地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培訓和實踐活動,全區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區民政系統共有102人獲取社工師及助理社工師資格,有效提升了社工隊伍專業化水平。一是強化理論基礎,開展基層社工培訓考核,推進社工職業化進程。近兩年來,區民政局聯合區組織、人社部門面向基層社工從業人員開展培訓考核,每年由各街道組織人員報名,民政局聘請高校教授在區委黨校分二期集中對264名社工骨干成員進行集中培訓,并對全區所有報名人員免費發放培訓教材和提供學習指導,對通過區統一組織考核的人員,由區人社部門發放省人社廳制發的《就業結業培訓證書》,目前,已有711人考試合格獲得《就業培訓結業證書》。二是強化技能實訓,努力打造社工實踐平臺,提升社工技能化水平。繼續深入推進“勵翅社區行”社工實踐活動,不斷提高開展社工服務的廣度、深度,不斷提升大學生志愿者、民政專業社工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目前,“勵翅社區行”活動小組已在5個社區建立了實踐點,創建了4個服務項目,開展了2場大型社區服務活動,累計提供服務3000余人次。各小組對活動開展以來的工作案例進行梳理、總結,并精選出《“勵翅社區行”——駱村社區老年人文化服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江寧區外港社區老年人互助小組》、《殘疾人的幸福生活——運用個案社會工作方法服務殘疾人》等三個案例上報省廳。該活動被區委組織部表彰為“2009年度組工創新獎”,2011年被推薦為“南京市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創新案例”。三是強化專業素質,動員參加社工職業水平考試,提升社工專業化水平。自2008年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以來,區民政局就積極動員民政系統工作人員和街道、社區社工報考。針對社工職業資格考試難度大、通過率低、報考積極性低等情況,今年,我局聯合區電大采取為報考者免報名費、資格審查代辦、免費發放考試用書、免費開辦為期十天的考前培訓班等保姆式服務措施,激勵基層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報名參考。今年全區共有80人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考試,是前四年通過考試總人數的近四倍。為有效落實社工待遇,區民政局協調人社部門開展社工崗位設置,目前,區民政局下屬7個事業單位共設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33個,且所有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的主系列均為社會工作者,這標志著民政系統社工人才管理正式納入規范化軌道。
更多信息請查看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