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云南基層政法定向招錄考試《文化綜合》世界現代史—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來源:易賢網 閱讀:1866 次 日期:2010-06-21 11:28:53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0年云南基層政法定向招錄考試《文化綜合》世界現代史—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第一節    東歐劇變

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東歐各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政治局勢發生了激烈的動蕩。共產黨或工人黨的領導人放棄了社會主義道路,把建立“民主社會主義”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實行政治多元化。反對派勢力大增,通過大選取得政權。在東歐各國,執政四十多年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在短時間內紛紛喪失政權,社會制度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就是東歐劇變。

波蘭是第一個發生劇變的國家。接著,除羅馬尼亞以外的東歐國家,都通過自由選舉的和平方式發生了劇變。唯有羅馬尼亞是通過突發性事件和流血沖突發生劇變的。政權更迭之后,民主德國并人聯邦德國;多民族的南斯拉夫聯邦一分為五,在原來的領土上爆發了激烈的地區性戰爭;捷克斯洛伐克一分為二。

東歐國家的劇變,是各國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的總爆發。導致劇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歷史上,東歐各國長期受制于蘇聯,教條主義地襲用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采用片面發展重工業和高速度、高積累、高投資的工業化方針,產生了許多問題和錯誤。經濟改革沒有突破舊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釀成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使東歐各國的執政黨和政府脫離了群眾。這是東歐劇變的內部原因。戈爾巴喬夫的建設“民主社會主義”綱領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分裂和蛻變,以及西方國家推行的“和平演變”戰略,是東歐劇變的外部原因。

第二節    蘇聯解體

1985年,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他上臺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經濟領域的改革上,困難重重,無法打開局面;從1988年起,他轉而進行政治改革。

在政治改革中,戈爾巴喬夫以“民主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提倡“民主化”和“公開性”。對蘇聯歷史的全盤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嚴重后果,引起了人們思想的混亂。1990年,局勢更加動蕩:蘇共中央全會決定放棄黨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蘇聯的國民經濟開始大滑坡;潛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民族分離活動愈演愈烈;蘇共黨內斗爭也日趨尖銳和公開化。

1991年,蘇聯就是否保留蘇聯舉行全民公決,大部分公民表示贊同保留聯盟。此后,戈爾巴喬夫總統與蘇聯一些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就簽訂新的聯盟條約進行磋商。結果,于8月公布了《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條約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改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并把該聯盟變成一個松散的邦聯。這激起了黨內一些高級干部的強烈不滿。就在該條約即將簽署的時候,一些黨和國家高級干部企圖控制局勢的“八一九”事件爆發了。

“八一九”事件大大改變了蘇聯國內政治力量的對比。這次事件后,戈爾巴喬夫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并要求蘇共中央自行解散。蘇共處于分崩離析狀態。葉利欽威信大增,掌握了中央機構大權。各共和國分離勢力急劇增長,紛紛宣布獨立。仍試圖維持聯盟的戈爾巴喬夫總統與各共和國領導人多次磋商,均未成功。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簽署明斯克協定,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國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簽署《阿拉木圖宣言》,“獨聯體”擴大到蘇聯絕大部分加盟共和國?!蔼毬擉w”是國家的聯合組織,而不是一個國家。至此,蘇聯完全解體。

蘇聯發生劇變和最終解體的歷史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積累了許多社會問題和民族矛盾。戈爾巴喬夫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方向的政治體制改革,是導致劇變的直接和主要原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則是蘇聯劇變的外部原因。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