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能力,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科研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電子信息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熟悉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了解電子信息學科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狀況;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人文素質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有效的交際能力,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繼續學習的能力。
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電子技術基礎、高頻電子線路、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論與編碼理論、語音與圖像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
畢業就業去向:主要就業于信息、通信運營業和信息、通信產品制造業及其相關企業,還可到高?;蜓芯克鶑氖陆虒W及科研工作。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電磁場理論與電路設計基礎,具備計算機和電子技術的運用能力,受到嚴格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訓練,能夠在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夠適應當代信息領域發展需要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具有較強的英語讀、寫、聽能力;具有較寬的系統專業知識;掌握射頻微波產生、處理、傳輸、輻射和接收的基本理論和工程技術方法;對無線領域的工程應用和系統開發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無線通信技術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獨立工作能力;了解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領域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職業素養和身心素質。
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通信原理、高頻電子線路、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微波電子線路、天線與電波、數值計算方法及Matlab應用、微波電路CAD及制作、天線CAD及制作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物聯網與射頻識別。
畢業就業去向:主要就業于無線通信、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制造業,信息和通信運營業,還可以到高?;蜓芯克鶑氖陆虒W及科研工作。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具有較寬的系統專業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外語能力和相關工程技術實踐能力;能在光電子、光通信與光信息處理等相關技術領域從事系統設計、制造、組織、運營和管理,在相關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高級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較扎實的數理基礎;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研究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理論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具有較好的人文社科知識、人文素質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有效的交際能力,以及較強的協調、組織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繼續學習的能力。
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光學、光電子學、光纖通信、光電信息處理技術、光電子器件與技術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電子技術與工程、光纖通信、光電子技術、現代通信技術。
畢業就業去向:主要就業于通信運營業和光電子、電子信息、通信產品制造業及其相關企業,還可到高?;蜓芯克鶑氖陆虒W及科研工作。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科學意識、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創新能力強,可從事光電信息工程、光電子工程等領域的科學研究,也可從事相關領域的產品設計與制造、科技開發與應用、運行管理等,能夠適應當代信息化社會高科技迅速發展需要的創新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具有較強的英語讀、寫、聽能力;具有較寬的系統專業知識,掌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光電信息采集、處理、存儲、顯示等基本知識及相關系統和器件的分析研究、開發設計和制造的工程應用能力;了解光電信息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動態,具備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能適應光電信息產業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職業素養和身心素質。
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光學、光電子學、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發光材料與器件、顯示技術基礎、顯示器件驅動技術、激光技術及應用、光電圖像處理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光學工程、光電子科學與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等。
畢業就業去向:本專業畢業后可在光電信息行業相關研究所、大專院校、高新技術企業等從事光電器件、光電控制系統、光電系統集成的設計與應用、光學設計、光電信息處理的研究與開發。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微電子學專業扎實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在熟悉計算機技術和相關專業文獻查閱的基礎上,掌握常用半導體器件、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法和制造工藝;成為能夠從事微電子科技領域的研究、技術開發和工程管理的高級工程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微電子學的基本理論,熟悉微電子器件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半導體工業的基本工藝流程及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法;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原理、技能與應用;要求了解本學科前沿發展動態,能熟練地查閱相關的外文專業文獻、撰寫外文摘要,并初步具備外語聽說交流能力;能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教學工作及獨立科學研究的能力;同時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奉獻精神和良好的團隊協調能力。
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數學物理方法、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信號與系統、半導體器件物理、半導體材料、集成電路工藝原理、集成電路封裝與測試、FPGA設計基礎、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和集成電路版圖設計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子信息科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畢業就業去向:本科畢業后在半導體材料器件制備、集成電路設計制造、集成電路封裝等企業及相關的交叉學科領域(如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應用技術等工作。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集成電路邏輯設計和系統設計為目標,培養掌握集成電路設計基本理論、基本設計方法,熟悉電子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具備集成電路基本設計能力,能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和系統設計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等工程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較寬厚的自然科學理論基礎知識、電路與系統的學科專業知識、必要的人文社會學科知識和良好的外語基礎;較強的集成電路設計和技術創新能力,具有通信、計算機、信號處理等相關學科領域的系統知識及其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能力,總結實踐經驗發現新知識的能力,掌握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的應用;掌握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了解本專業領域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良好的與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協同工作與組織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職業素養、身心素質。
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高頻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機原理與嵌入式系統、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Verilog HDL數字系統設計、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統設計、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數字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工藝原理、EDA技術實驗等。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電路與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等。
畢業就業去向:主要就業于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集成電路封裝企業、集成電路制造企業或其它與電子技術應用或計算機應用技術相關的企業,也可以在高等院?;蜓芯繖C構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