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計算機與軟件學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陳國良教授擔任院長。現有專職教師共79人(外籍教師2名),其中教授19名現有專職教師共79人(外籍教師2名),其中教授19名(博士生導師7名);副教授31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2名。特約教授11名。
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4個本科專業,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級重點學科)、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和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二級學科3個碩士點,以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和軟件工程領域2個專業型工程碩士點。
學院擁有教育部-Intel精品課程《編譯原理》、教育部-IBM精品課程《數據庫原理與實踐》、省級精品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及《數據結構》。學院擁有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深圳分中心,廣東省普及型高性能計算機重點實驗室,以及深圳市服務計算與應用重點實驗室、深圳移動互聯網應用中間件技術工程實驗室、深圳市嵌入式系統設計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物聯網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實驗室和深圳市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平臺5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現有實驗室15個,擁有實驗室面積5396平方米;擁有設備3235臺(套),設備總值6152.24萬元,擁有“深超-21C”超級計算機、IBM大型機、EMC網絡大型存儲系統等高級計算機應用實驗設備。學院教師曾多次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省級科學技術獎和解放軍科技進步獎等。
學院積極拓展與國內外知名公司和大學緊密合作,先后與IBM、微軟、德州儀器、騰訊、金蝶軟件等著名IT企業建立緊密的人才培養計劃,結合英國愛丁堡大學、利物浦大學、蘭開夏大學,美國Marist大學、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學,以及香港大學、武漢大學等設計中外高校合作辦學項目,在讀優秀學生將推薦到各大企業的實習實踐類崗位,亦可申請合作學校就讀1-2年。
目前學院在校學生人數達1600人,擁有多個學生創新俱樂部和社團組織,如ACM程序設計競賽俱樂部、IBM俱樂部、騰訊俱樂部、Apple俱樂部以及辯論隊和街舞隊等。人才培養成果突出,中國供應鏈服務領導者、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國輝于1989年畢業我院計算機專業。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QQ之父)為學院1993屆畢業生。中科院深圳先進院、云計算中心、中科云軟件公司常務副總裁陳鵬福是我院2010屆軟件工程系畢業生。學生就業面寬,一次就業率高達90%以上,平均工資居前列。
學院網址:http://csse.szu.edu.cn
招生咨詢電話:26534325、26534078
招生咨詢郵箱:csse@szu.edu.cn
專業介紹: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科學理論、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及應用知識,基本具備本領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綜合素質好、專業基礎好、業務能力強、適應能力強”,能夠在國家特別是深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起骨干作用的計算機科學技術高級專門人才,也可繼續攻讀計算機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專業方向:高性能計算、多媒體技術、智能計算及應用。
主要課程:離散數學、程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人工智能、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嵌入式系統、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編譯原理、數據庫系統、軟件工程、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交互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數據結構課程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操作系統課程設計、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假期實踐、計算機工程實踐、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等。
專業特色: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發展迅速。優勢領域包括高性能計算、分布計算與并行處理、多媒體技術、人工智能和計算思維等。本專業另設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它是由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聯合開設,學生在入學后考試錄取,課程設置單列,修完規定學分者可獲得工學與理學雙學士學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2.軟件工程(廣東省首批示范性軟件學院)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軟件工程專業的基礎知識及應用知識,具有軟件開發能力以及軟件開發實踐的初步經驗和項目組織的基本能力,能從事軟件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開發、管理、服務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專業方向:應用軟件和嵌入式軟件。
主要課程:程序設計基礎、離散數學、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單片微機原理與應用、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原理、32位ARM嵌入式系統與接口技術、EDA技術、WindowsCE程序設計、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軟件工程、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網絡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崗位實踐(1)-(4)、假期實踐、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特色: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緊貼前沿科技。優勢領域包括嵌入式技術和軟件工程技術等。
3.網絡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系統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規劃設計、維護管理、安全保障和應用開發相關的理論、知識、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具有“綜合素質好、專業基礎好、業務能力強、適應能力強”,能夠承擔計算機網絡開發、教學、科學研究,以及計算機網絡工程設計與建設、網絡運行維護與管理、網絡應用系統開發,特別是網絡與信息安全等工作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專業方向:網絡規劃與集成、網絡維護與管理、網絡應用系統開發。
主要課程:程序設計基礎、離散數學、數字邏輯與數字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通信原理、無線網絡技術、網絡設計與系統集成、密碼學與信息安全、數據庫系統原理、軟件工程、嵌入式系統、網絡管理、網絡應用開發、網絡安全方案與設計、網絡攻防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網絡工程實踐、假期實踐、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
專業特色:網絡工程是信息社會、特別是互聯網的基礎支撐之一。規劃、建設、管理和應用信息網絡是計算機學科和信息工程學科的重要支柱,是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生產和社會的迫切需要。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4.物聯網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相關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包括物聯網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和處理等。具備在物聯網及相關領域進行科學研究和應用開發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勝任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及物聯網應用系統規劃、分析、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方向:物聯網系統設計與開發、智能信息網絡安全與管理、傳感器網絡的設計和開發。
主要課程: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物聯網工程導論、物聯網通信技術、RFID原理及應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傳感網原理及應用、物聯網軟件設計、物聯網數據處理、物聯網中間件技術、物聯網應用系統設計、物聯網專用芯片設計、嵌入式系統與設計、物聯網控制技術、物聯網定位技術、物聯網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規劃與設計、云計算、移動人機交互、社會計算。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崗位實踐(1)-(4)、假期實踐、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
專業特色:突出工程應用與實踐,強調產學研合作模式,緊密結合珠三角優勢高新技術產業,依托廣東省普及型高性能計算機重點實驗室、深圳市服務計算與應用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嵌入式系統設計重點實驗室和深圳市物聯網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實驗室,并與國際著名企業如TI、ARM、Intel等進行教學與工程實踐合作,展開以物聯網軟件、云計算、無線網絡、嵌入式系統等技術為重點的基礎理論和工程素質教育。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