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商品和商品經濟
一、商品
1.商品的含義
商品就是為交換而生產(或用于交換)的對他人或社會有用的勞動產品。簡單來說,商品就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經濟的含義
商品經濟是一種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包括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社會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經濟產生的兩個基本條件。
3.商品的基本屬性
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價值和使用價值。
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
4.商品的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是指商品價值的大小。它通常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二、貨幣
1.貨幣的含義
貨幣是指任何一種可以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準和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是貨幣;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2.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也就是貨幣在人們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他三種職能是在商品經濟發展中陸續出現的。
3.紙幣的產生和發展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紙幣是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在鑄幣的基礎上產生的。紙幣的出現和發展方便了商品交換,推動了商品交換的發展。但是,由于紙幣本身的價值微乎其微,人們最初并不喜歡它、接受它。它之所以能夠廣泛地被使用,正是由于國家力量的強制。
4.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這種經濟現象叫做通貨膨脹。在經濟生活中還存在著與通脹相反的經濟現象,即不是紙幣貶值,而是紙幣升值,稱之為通貨緊縮。
三、價值規律
1.價值規律的內容
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經濟規律。即商品的價值量取決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照價值相等的原則進行交換。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價值規律的實現形式和發生作用的形式表現為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3.價值規律的作用
(1)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3)導致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
總之,價值規律的作用,就是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的作用,其作用的結果是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