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院(CollegeofForestry)是北京林業大學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型學院,是學校歷史最久、師資最強、培養人才最多的傳統和優勢學院,也是我國林業行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產學研聯合的核心基地。六十年來,在老一輩林學家、教育家的開拓進取和艱苦創業精神的激勵下,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學院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林業科技人才,為祖國的林業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我國“兩院”院士中,沈國舫、張新時、李文華、朱之悌、王濤、徐冠華、唐守正、尹偉倫等8位院士均畢業于林學院相關專業。學院早在二十世紀50年代開始招收研究生,60年代開始招收國外留學本科生,90年代開始招收留學研究生。自1981年起,林學骨干學科相繼成為我國該領域最先獲得博士授予權的學科,并培養了我國第一位林學博士;北京林業大學首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駱有慶教授也是研究生畢業于林學院森林保護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96人,教授33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導師31人,碩士生導師6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89%;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人才5人,獲得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者有2人,獲得部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者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15人;多人在學術團體擔任副理事長以上職務。
學院現有擁有林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森林培育學、森林經理、森林保護3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生態學、草業科學2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其中林學一級學科在教育部歷次學科評比中均名列第一;擁有林學、生態學、草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林學、生態學博士后流動站;擁有省部共建“森林培育與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干旱半干旱地區森林培育及生態系統研究、森林資源與環境管理、森林保護學等國家林業局重點開放性實驗室,山西太岳山國家林業局野外長期研究定位站;學院建有草坪研究所、測繪與3S技術中心、城市林業研究中心、高爾夫教育與研究中心、藍莓研究與發展中心、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研究所、林業生物質能源研究所、草地資源與生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非糧生物質原料研發中心等研究機構。
學院長期堅持面向林業建設主戰場,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承擔了國家重大林業科技攻關、林學基礎理論研究、林業科技推廣和服務等多項項目。“十一五”期間,共承擔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攻關(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外先進農業技術引進項目(948)、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國際合作項目等287項,總經費1.3億元;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其它各類獎勵20余項。學院重視本科教學,積極開展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先后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網絡精品視頻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省部級優秀教材10余部。
學院不斷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采取“請進來,派出去”的形式,已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奧地利、瑞典、芬蘭、俄羅斯、日本、韓國、以色列、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建立了學術交流、專家互訪、合作研究、聯合培養等方面的良好關系。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