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做好2014年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閱讀:11939 次 日期:2014-02-20 10:20:2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寧夏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做好2014年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各市、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勞動保障)局,寧東基地管委會,區直各有關部門,各直屬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中央駐寧單位:

為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不斷提升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水平,現就做好2014年全區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認真落實職稱評審政策,提高職稱評審的科學性

(一)加強職業資格與職稱評審制度銜接。根據《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暫行辦法》(人職發〔1995〕6號)關于“實行執業資格考試的專業,不再組織該專業相應層次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或考試,并把取得執業資格作為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的必備條件”規定,納入《國家職業資格可比照認定為相應職稱資格的目錄》的專業(附件2),可比照認定為相應任職資格,不再另行發放職稱證書。對取得一級建造師資格滿5年,且符合《關于印發自治區工程系列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條件(試行)的通知》(寧人社發〔2010〕291號)規定的高級評審條件,可申報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高級職稱。

(二)扎實做好以考代評系列職稱工作。國家已實行以考代評的工程系列計算機專業副高級及以下職稱和經濟、審計、會計、統計、翻譯、衛生、出版7個系列中級及以下職稱,專業技術人員須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職稱考試,取得國家認可的資格證書且達到高一級的評審條件后,可申報本系列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的評審。

(三)推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與職稱評審有機結合。事業單位(除中小學外)現有專業技術職務人數已超過崗位設置數20%的,原則上不得申報本級別的職稱評審。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評審,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嚴格控制在核定的崗位結構比例內進行,不得進行與崗位聘用相脫離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超出崗位結構比例聘任的學校,按上年度自然減員人數,采取退三進一、退二進一等方式申報中高級職稱,通過內部競聘上崗、跨校聘用、調離和退休等辦法,逐步過渡到國家和自治區總體控制目標范圍之內。

(四)嚴格規范中小微企業職稱評審工作。中小微企業工程系列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按照寧人社發〔2010〕291號文件規定執行。對已取得原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程系列中、高級職稱,且仍在我區中小微企業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轉評工程系列中級職稱,學歷要求為本專業中專及以上學歷;轉評工程系列高級職稱,學歷要求為本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須提供項目報告、設計規劃、成果獎項和繳納養老保險費憑證等申報材料,按照職稱評審程序提交工程系列評審會進行轉評。對轉評的人員職稱外語和論文暫不作要求。評審通過的人員,頒發自治區統一的職稱證書,任職資格時間從取得原任職資格的時間算起。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中持有原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稱的,其非公有制職稱不予認可,也不得進行同級轉評,須按照自治區統一評審條件參加評審。

(五)認真做好相關人員職稱評審工作。

1.對長期在一線工作并為本地區、本行業、本單位做出重大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員,不受資格條件限制,提交其專業技術業績成果書面材料,經同級政府(區直單位經主管部門)審核并出具推薦報告后,按職稱評審程序申報。

2.留學回國人員來我區工作,兩年內首次申報職稱可不受原有職稱、任職年限、繼續教育、計算機能力應用和職稱外語等條件的限制。按程序向相應系列評審會提交申報材料,評審會按照相應系列評審條件,根據其在國外工作經歷、業績成果和學識水平以及取得的學歷進行評審。

3.從黨政機關調入企事業單位的人員,已取得國家和自治區統一評審的職稱,經核實無誤后予以認可;未取得職稱,且原從事的專業與現從事的專業相同或相近的人員,到企事業單位工作兩年內,首次申報職稱可不受繼續教育、計算機能力應用和職稱外語等條件的限制,提供業績成果等相關材料,由相應系列評審會參照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條件進行評審。

二、嚴格執行職稱評審要求,增強職稱評審的規范性

(一)規范申報程序。職稱評審工作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申報、審核、評審。所在單位要對申報人員的學歷、職稱外語、計算機等申報材料真偽進行認真審核,經公示無異議后上報。各系列評審委員會要嚴格把關,認真審查程序,不得受理未經單位推薦蓋章、主管部門審查蓋章及屬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蓋章的申報材料,堅持“誰受理、誰負責、誰簽字”,做到逐級推薦審核、逐級蓋章簽字。

(二)提高評審質量。堅持優中選優的原則,2014年中、高級職稱評審通過率要控制在一定比例內,切實突出重能力、重業績、重業內和社會認可的職稱評價導向。

(三)嚴格論文答辯。申報高級職稱的人員提供論文,必須是本人任現職以來圍繞工作實際撰寫且與申報評審專業(學科)相符,非本專業的論文不能按所晉升專業的論文對待。在業務能力測試、論文答辯中,充分發揮同行專家的評判作用,要以能力、業績和學術水平評價為重點對申報人員進行測評,并進行書面評價打分。各系列評審委員會要把答辯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嚴密組織,科學評價。業務能力測試和論文答辯中未通過人員,不得轉入下一個環節。全區高級職稱業務能力測試和論文答辯工作,各系列評審委員會須將實施方案報經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審定后,原則上由各系列高級評審委員會按專業分組答辯。

(四)規范獎項使用。專業技術人員申報的專業要與所學專業和工作崗位匹配,且提供的業績成果、獲獎證書,必須是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獎勵項目,作為晉升本專業職稱的依據。在獲得的專業獎項上,只認可發證機關在獲獎證書上所列人名,不得隨意在獲獎證書上添加人員。

(五)加強證書審核。從中央單位、外省、市(自治區)和軍隊通過組織調動、轉業安置或自主擇業來我區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在自治區外取得的專業技術資格,須提供申報表和任職資格文件原件或復印件(發文機關蓋章確認)。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照權限進行認定,審核無誤后可申報評審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

三、切實加強職稱評審管理,確保職稱評審有序性

各系列(專業)高、中、初級評審委員會主動接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指導、監督和管理,根據我區職稱評審有關規定,認真做好評價材料審核、答辯、考試、評議、表決等各環節工作。

(一)嚴格按照規定時間開展評審工作。2014年全區職稱評審工作在3-8月期間開展,各高(含正高)、中級評審委員會要按照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2014年專業技術職稱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時間安排》(附件1)規定的時間,緊密結合本系列專業實際和工作特點,抓緊擬訂本系列年度職稱評審安排計劃,報我廳會簽后下發實施,并做好評審材料受理、審核、整理匯總及會前準備工作,保證評審會按計劃如期進行。各系列(專業)評審會議必須在8月底前結束,各市、縣(區)初、中級職稱評審時間參照進行。各系列評審委員會在召開評審會前15日,要將《審核記錄表》(附件3)、《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評審花名冊》(附件6)、《審核情況一覽表》(附件7)報我廳,經審核同意后召開評審會。區直部門和各市、縣(區)初級職稱在召開評審會后,按照規定將評審結果報送我廳,待審核同意后下發任職資格文件。

全區各系列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取得時間從評審會通過之日起計算。

(二)實行網上報名注冊。2014年申報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人員,于3月5日-4月30日期間,登錄寧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nxhrss.gov.cn)或寧夏人事考試網(nxpta.gov.cn),進入寧夏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平臺職稱評審系統,進行網上報名注冊,取得確認受理單后,按照職稱申報程序報送紙質材料。中小教系列網上報名注冊時間另行通知。

(三)按照規定年限做好職稱申報工作。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須在2008年12月31日前取得副高、中級資格;申報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須在2009年12月31日前取得初級資格。申報人員提供的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論文、外語成績、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二次(及以上)學歷證書、繼續教育合格證書、獲獎證書、發明專利證書取得時間,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免試或降分人員年齡計算時間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如滿45周歲,即1968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

所有申報人員、所在單位、主管部門、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各系列評審委員會,都要嚴格執行國家和自治區職稱評審工作規定,對弄虛作假的人員,取消其申報資格,且5年內不得參加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申報人所在單位在評議、推薦過程中違紀違規、弄虛作假的,對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予以行政處分。系列評審委員會在審核、評審過程中違反規定、徇私舞弊的,對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由紀檢監察部門處理并取消評委會委員資格。各單位、系列評審委員會和市、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好職責,對所審查、推薦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負責。

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014年2月18日

附件:

1.寧夏2014年專業技術職稱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時間安排

2.寧夏2014年國家職業資格可比照認定為相應職稱資格的目錄

附件3-10

易賢網溫馨提示:

《附件3-10.doc》來源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最近更新2014年2月19日。

易賢網下載后為“.zip”的壓縮文件,解壓后得到“.doc”格式的文件,文件使用MS-Office辦公軟件word制作,請確保您使用的電腦已安裝此類軟件,否則打開的文件將是亂碼。

更多信息請查看專業技術資格|職稱評審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