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形式:
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入校前一年,在大專文科基礎學院進行通識教育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的學習。之后進入專業學院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學習期間實行學分學績制管理,學生可根據本專業指導性培養方案,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由選擇課程、教師、授課時間、學習年限,提前修滿學分和學績者可以提前畢業。學分學績制充分調動了老師教學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學生經過在文理基礎學院的學習,深入了解專業情況后,可于第一學期末、第二學期末根據專業學習情況調整專業。
考核方式:
在每門課程學習結束后,均需進行兩次考核,分為卷一和卷二。卷一由學校教務處統一根據題庫組織命題工作,命題突出該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卷一考試即可取得該課程規定的相應學分;卷二由任課教師自主命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題目注重實踐性、應用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此外,卷二成績還包括學生日常表現、平時成績、單元測驗成績、期中考試成績、實踐課程成績等組成,卷二成績決定學生的學績分數。這種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優勢課程上取得較高學績,來補充劣勢課程的不足,實現優劣勢互補,突出個性化培養。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現代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 掌握市場營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 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營銷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4. 熟悉我國有關市場營銷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及了解國際市場營銷的慣例和規則; 5. 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 6.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課程:
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消費者行為學、國際市場營銷、市場調查。
專業特色:
市場營銷是一門誕生于西方的學科,它是在總結了西方企業在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思想和經營戰略演變與發展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已成為對企業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重要理論,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自那時以來,市場營銷,一門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方略和生財之道,研究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學問,便作為適應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需要的最為重要和適用的管理學科之一,成為我國高等商科教育中發展最快的一個學科方向。國民經濟的發展基礎是企業的發展,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營銷管理人才。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高效的發展,連續三年人才供求市場對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需求排名穩居前三位。 商學經管系市場營銷專業成立于1999年,目前有二個層次的教學:1、高級職業教育(大專三年);有近千名畢業生;2、大學本科教育,學制四年,有近四百多學生。市場營銷專業目前擁有學生實習教學基地6個,ERP實驗室1個,沙盤模擬實驗室1個,上課機房2個,可進行《市場營銷》、《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等課程的計算機模擬市場教學。市場營銷專業師資隊伍強大,現有專職教師11名,由林德根教授、孟慶文教授、謝海軍副教授和魯景香副教授等人組建成的管理教研室負責專業建設和學生培養。專職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7人,中高級職稱人數占專職教師的64%。市場營銷專業的專業帶頭人教學科研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曾主持或參與了多項科研課題;同時擁有一批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功底、教學經驗豐富的中青年教師。
就業去向:
市場營銷專業2009年畢業生的65%就業于山東半島地區,其余返回生源所在地;一次性簽約率達90%以上,所簽企業多數屬于輕工、電子、醫藥企業及服務企業(如銀行、保險公司等)。畢業生由于就業省份和行業不同,待遇略有差別,但由于現代企業都重視營銷工作,營銷類畢業生工作前景廣闊。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