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評價在課程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課程需要通過評價不斷地調整與完善,以達到不斷接近教育目的的最佳教育效果。
(一)評價的目的
在所有的教育活動中,都有目標、內容和方法,都有具體的教育實踐。課程評價就是借助對這些活動的調查和分析,揭示課程的價值與效果,為現有課程的發展與完善,或開發新的課程提供有效的信息。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目的在于:第一,了解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使教師能夠針對幼兒的需要、特點及個體差異,決定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及活動形式、指導方式等;第二,了解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過程,以及幼兒整體的發展狀況,從而評價課程是否符合教育目的和適合幼兒。
(二)評價的作用從評價對課程實施過程的影響看,它具有鑒定、診斷、改進、導向等作用。
1.鑒定作用
評價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檢查或鑒定教育目標是否達成,或者判斷達到目標的程度。
2.診斷作用
通過評價,可以及時發現現行課程與預定目標之間的差距和問題,對明確努力方向,提高教育效果,改善今后的教育教學,有很大意義。這如同醫生看病一樣,先要診斷出毛病,然后對癥下藥。
3.改進作用
評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進。在評價過程中會發現不足和問題,可以及時地通過信息反饋,引起注意,促進保教工作的改進,提高教育質量。尤其在教育過程中及時地評價,可以使課程更適合幼兒的需要,更符合教育目標的要求。
4.導向作用
評價所依據的標準是按《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確立的,具有鮮明的方向性。評什么和怎樣評對教育的實踐產生直接的導向作用。例如對教學活動的評價,如果我們只以幼兒獲得知識技巧的多少來評價教學效果的話,就會引導教師忽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幼兒的態度與情感,不重視幼兒主動參與活動,不重視發展幼兒的創造性,而熱衷于采用“滿堂灌”、“騎兵式”的教學形式,讓幼兒死記硬背,機械模仿,反復訓練。因此,評價的導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必須依據正確的教育觀來確定評價標準。
二、課程評價的內容
課程評價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不僅評價幼兒發展結果,還要對課程目標合適與否,對教師、教學,以及師生互動的質量等作出評估。
(一)課程評價的范圍
課程評價的范圍應當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對照教育目標,檢查和評估課程教育教學計劃在目標、內容、實施方法等方面是否合適。
.在課程實施中及時記錄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的行為反應,并以此定期對照教育教學計劃中的預定目標,檢查和評估該目標本身以及所實施的教育內容、方法、手段等是否合適。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定期對照《規程》及各項要求,檢查評估教師的行為、態度,教師與幼兒的關系和互動方式是否有利于課程教育目標的實現。
.對照課程教育目標,測查評估幼兒身心諸方面發展的整體性與均衡性,包括身體、認知、語言、情感與社會性等幾個方面。
對教師的評價,主要著眼于評價教師從設計、準備直到實施每一個階段所進行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包括工作的技巧和態度。例如,對幼兒的期望和要求是否合理,師生關系是否良好,教學材料是否足夠,能否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教學準備工作是否安排妥當,進行教學時是否注意幼兒的學習情緒,教育過程的方法與步驟是否有效達成目標等等。
三、課程評價的原則
評價應有利于發揮教師、園長及課程決策人員改進課程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研究精神,這是課程評價的總原則。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條:
(一)評價應有利于改進與發展課程
幼兒園對教育教學計劃執行情況以及教育效果進行測量與評估,要側重于診斷與改進課程與教學的作用,不適合把評價只作為對教師工作或幼兒發展的鑒定手段。
例如,有一幼兒園在學期測查中發現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發展遲緩,手指動作不靈活,大多數幼兒不會用剪刀,握筆無力等。針對這種現象,他們在每日活動中增加了手工制作等專門的針對性活動,通過一階段的努力,彌補了幼兒在這方面發展的缺失。這一過程也提醒了教師在整體課程中對這一方面的重視,在日?;顒又薪o予幼兒足夠的運用小肌肉的機會。所以,評價是為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為了改進工作,促進幼兒發展,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如果發現了問題,應找出原因,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措施,把問題解決掉,在一個新的起點繼續努力。這才是評價的真正目的。
如果我們把評價僅作為鑒定的手段,而忽略它的診斷、改進作用,處理不好就會使被評價者產生消極應付的動機和行為。例如,有的幼兒園在學期末對幼兒進行測查,并以這一結果作為教師工作的評定。于是,教師把一學期幼兒所學的內容印成復習材料發給家長,讓家長幫助幼兒復習掌握,幼兒的日?;顒觾热菀渤錆M了類似的復習。這樣做的結果對教師的提高、課程的改進、幼兒的發展絲毫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