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數字化建設的含義與目標
城市數字化是指應用數字技術,將各種類型的城市單元和要素加以編碼,以便運用整個信息設施與手段來管理城市、提供服務的過程。其實質是城市在管理、服務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應用信息技術來開發利用城市信息資源以提高城市運作效率、加速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城市信息化。其目標是推進城市管理和服務電子化、瞬時化、便捷化、系統化、精準化和高效化。這就意味著,城市數字化必定導致城市的存在與發展方式發生重大轉變,城市必將因此而告別傳統模式并發生重大轉型。
城市數字化建設就是以政府為主導,通過加大投入來構建城市公共信息系統,推進城市數字化進程的城市信息化過程。其實質就是在城市建設進程中綜合運用遙感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數據自動采集系統和因特網、高速寬帶網絡技術等高科技成果來加速城市信息化進程,營造未來的數字城市。其目標就是為城市打造一個全息、瞬時、集約、精準的數字管理與電子服務平臺,最終營造出一個運作規范、高效的數字城市。電子政務建設在其中充當主角,起著催化劑的作用。
數字城市是城市數字化的結果,是城市在規劃、市政、交通、環保、綠化、市容市貌、環衛、水務、港口、房地產、舊區改造、工程建設、防災減災等各行各業的信息化形態,以及綜合執法、設施調度、應急處置、運行管理、監測偵察、預警提示、交流互動和審批辦事等城市運作電子平臺,實質就是電子化城市管理與服務平臺。它以基礎數據庫、信息資源庫和數字網絡架構為核心,涵蓋了電子政府、電子商務、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社區、智能家庭、智能卡和數字市民等各個領域和層面,顯示出未來的城市將是一個建立在因特網上的數字生態系統。很明顯,城市數字化建設使城市管理和服務正在發生劃時代的變革。推進城市數字化建設是現代城市發展的一個趨勢、一個方向,也是進入信息時代以來擺在城市管理者和服務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新選擇。
(二)我國城市數字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我國許多城市都認識到數字化建設的實質和價值,并進行了多年的探索:其中,北京、南京、上海、重慶、成都、武漢、昆明、深圳、青島等大城市的數字化建設成效尤其顯著。但是,目前的探索面臨不少問題,尤其是在試圖以數字化為手段來改變舊的管理方式、構建新型城市運作模式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第一,同一城市內各部門在電子政務建設上的條件、標準和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統一、規范的規劃和技術標準難以確立。即使在著手統一規劃之后,也很難盡快達到協調統一。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會因為首先要規范和改變原有架構或重新設計和調整有關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而加大成本。在建設規劃上還存在問題。城市分工越來越細,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城市運作的內容越來越多,特別需要有一個系統、科學、權威的城市規劃。但這種規劃卻很難真實發生或存在。
第二,在統一推進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各個部門對本部門的利益考慮得太多,不僅仍然各自為戰,而且顧慮太多,拖拉被動,對總體建設規劃不支持;具體到個人則更不會積極響應,甚至還會抵觸。這是因為以電子政務建設為主導的城市數字化建設總是要涉及職能、機構、人員和權力的調整,還要涉及投資、財政及其他方面的利益得失。
第三,城市數字化建設的現實條件還有不足。各地各市各部門的財政條件、技術條件和人員素質條件都不一樣,各自發展政務信息系統的力度和水平自然就不一樣,出現參差不齊和協調困難,有的單位和地區基本沒有推行數字化的硬件基礎,而有的則嚴重缺乏軟件條件,在人員素質上,特別是認識上還存在問題。
第四,作為現有的城市數字化資源,應急管理和服務系統自創始之初就分屬于各個不同部門,所以隨著該體系的不斷發展,也就出現了越來越明顯的部門分割和各自為政的應急救助格局,不利于各部門聯合行動,不能提供全面及時的救助。隨著新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不斷出現,現有應急管理與服務體系的問題就愈發凸顯出來,不僅變得反應遲鈍和效果不佳,而且還常常發生相互之間的脫節和制約,造成本就非常有限的應急資源大量浪費,導致應急管理與服務成效急降。
第五,舊的應急體系容易導致重復建設、浪費資源,表現在人、財、物等各方面的重復投入。各部門為了完善本部門的應急機制,往往重復購置一些設備,同時增加一些人員。應急電話號碼作為一種特服號碼,是一種重要的電信資源,部門分割、各自為政的應急體系對特服號碼資源也是一種浪費。各個部門都擁有自己的特服號碼,這種特服系統重復建設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系統利用率低下。此外,特服號碼過多,市民不容易記住,當發生緊急事件時,很難快速反應過來撥打緊急求救電話。其實,各地各級政府都面臨類似上述問題并為之困擾。眾所周知,城市是人口和財富的富集區,但面對緊急情況常常顯得很脆弱,一經突發事件沖擊,就可能遭受重創而損失巨大。而城市卻偏偏是緊急情況或突發事件頻發高發地區,故非常需要有一個快速反應、準確高效的應急管理和應急服務機制來確保城市安全。除此而外,現代城市還面臨大量的慢性城市問題,需要長期的有效管理和到位服務來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