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材料
(一)“創新”的提出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的一切發展成就無不與創新緊緊聯系在一起。鄧小平同志強調,要善于學習,更要善于創新。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思想;2006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時間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十七大報告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
(二)什么是創新型國家
創新型國家,是指將科技創新作為國家基本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從而形成強大的國家競爭優勢。據專家分析,創新型國家的特征大致體現在四個方面:研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在30%以下;創新產出高,發明專利多。
(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性
(1)建設創新型國家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2)建設創新型國家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3)建設創新型國家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