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目標】
1.識記教學、教學過程與教學原則的概念。
2.掌握對教學過程特殊性的分析,明確高校教學的任務、地位與作用,以及教學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3.了解大學生的學習特點、高校教學過程的中間過渡性特征,以及教學原則體系的最優化。
第一節 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
一、教學過程概述
教學是高等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就其靜態結構而言,它是由教師和學生,以及教學內容、教學媒介構成的系統。其中教學媒介包括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
從它的動態過程來說,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系統學習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時發展智力和體力,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它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養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認識客觀世界,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人才的過程;是學生以所知為基礎,知、情、意、行結合,德、智、體、美幾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的過程。因此,它除了具有一般認識過程的共同屬性外,還具有特殊屬性。
二、高等學校教學的任務、地位與作用
(一)高等學校教學的基本任務
1.促進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知識結構的優化
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認真地幫助學生牢固地、系統地掌握各種與所學專業有關的知識,并幫助學生找出不同知識以及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整合和優化。
2.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繼承的目的在于創新,因此,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是教學工作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自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學生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
3.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社會主義道德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這一任務是由社會主義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所決定的。知識的積累、能力的發展、世界觀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等幾方面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忽視其中任何一項都會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