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說課稿
我就“光的反射”這一節內容說說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
“光的反射”屬于幾何光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光的反射定律是解釋這些現象和解決有關技術問題的基礎,學習它有很重要的意義。
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我希望達到四個教學目的∶(1)了解光的反射現象。(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應用。(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4)學會觀察、總結、提高應用物理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光的反射定律,而難點呢?從我這幾年的教學來看,應該是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要領。
在這一節課里我將突出兩條∶
(1)物理應用∶即從應用出發,落腳于應用。(2)教學過程活動化。這是我們深圳市“初中物理教學活動化”整體改革實驗方案中的一個關鍵點,這就是說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多動腦、動手、動眼,還要動口,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這兩點恰是國內外許多教育學家所提倡的,也是“全教會”決議中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
本節課是一節實驗研究課,因此,我將按以下步驟來實施教學(即教學過程)。
一、從技術問題切入
二、從日常生活遞進
回到剛剛的小鏡子問題,若要既迅速又準確地將太陽反射到某個開小差的同學臉上,而不影響其他人,問學生,不知道光的反射規律能行嗎?再講一個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他在晚上用鏡子反射蠟燭的光幫助醫生為為母親做手術,說明掌握光的反射規律的重要性。那么規律到底是什么呢?
三、引導學生實驗探索。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需要18分鐘左右。
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采用小實驗方法,用一些常用的物品來做器材,在他們課桌上配備有∶小實驗套餐工具盒,里面有許多有用的小東西,如錫紙、梳子、白紙板、牙簽、學習光的直線傳播時動手做的點光源(在手電筒上),另外還有一個初中物理學光實驗盒,里面有直線光源兩個、小鏡子等光具,盒蓋上蓋有量角器,有磁性,可固定小光具在上面,很多學生有激光筆,也請帶來。
實驗過程中,學生先做,后引導他們做最后總結。為了突破重點,以下幾個問題要特別處理。
(1)學生好玩,難以控制。采用比賽方式,看哪組最先發現規律,給予獎勵。獎勵記人個人物理學習檔案。
(2)評價他們發現的任何一條規律。例如,入射線改變,反射線改變;兩線與鏡面夾角相等是正確的規律。
(3)交代法線的定義,是物理上為了研究的方便而引入的,體現物理的研究方法。
(4)法線要垂于反射面,這個難點通過“法官”的公正性來類比進行突破。
(5)入射角和反射角容易與兩線鏡面的夾角混淆,可以通過“違法”來類比進行突破。
(6)揭示定律和規律有區別。
(7)將光的反射定律概括為口訣∶“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便于記憶,特別提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因果關系。
(8)特別提出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的另外的一條規律∶光路是可逆的。
四、形象動感模擬
其目的是檢測掌握的程度,及時反饋,加深理解和記憶。我先示范,后學生監督表演,突出法線居中,入射角、反射角的定義和兩角關系。時間∶3~4分鐘。
五、學會應用
舉例說明(用多媒體模擬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