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老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2008年10月14日,中央出臺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與此同時,云南也出臺了《關于深化云南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云南省衛生廳廳長陳覺民。陳覺民表示,到2009年,云南省90%以上的城鄉居民將得到醫療保障。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醫改提了多年,也改了多年,始終沒有成系統,沒有一個制度框架。這次國家出臺的新醫改,就是一個框架?!标愑X民解釋說,云南省新醫改方案最突出的一個亮點就是以人為本,其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讓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在計劃經濟年代,享受公費醫療的,都是拿工資的人,城鎮居民、農民享受不到,他們看病百分之百要自己掏錢。這次新醫改方案明確,即無論你是拿工資還是不拿工資,是在職還是不在職,都要覆蓋。
另外,新醫改還有一大亮點就是把醫療衛生服務理念的界線劃清。比如說公共衛生服務,政府埋單,像甲、乙肝等14種疫苗,免疫藥品、針筒、耗材、人工費都是政府埋單;而基本醫療服務,就是到醫院看病,政府要負責,社會要負責,個人也要掏錢。還有就是明確了政府在發展醫療衛生方面的責任,部門之間的責任。
1.1億新建200個社區衛生站
“整個省新醫改方案目標的設定,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從現在到2010年;第二部是從2010年至2020年。”陳覺民說,第一步是從現在起,把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起來。即每一個行政村要有一所衛生室;每一個鄉鎮要有一所政府辦的衛生院,每一個縣要有一所政府辦的縣醫院。建立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骨干,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
陳覺民說,就社區來講,到2010年,全省需要建立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660余個,現在已建成444個,2008年省級財政打算拿出1.1億來,新建和改造20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
2009年九成以上城鄉居民享醫保
就如何完善云南省醫療保障體系,尤其是針對城鎮非就業人口和農村人口等困難人群,陳覺民說,醫療保障體系中主要包括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三大保險項目。目前,三大保險覆蓋的人群約為全省人口(截至200 5年底,云南省總人口為4450萬人)的80%左右,其中,2008年全省3222萬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9.7 7%,近九成農民享受醫保。
陳覺民說,按照國家要求,到2009年三大保險覆蓋人群必須達90%以上。云南省將提高農民參合率,逐步提高補償比例,使90%以上的城鄉居民得到醫療保障。
“藥房托管”醫院藥費普降10%
“藥房托管”制度究竟是怎樣的制度?陳覺民說,“藥房托管”是“醫藥公開”的一種過渡性措施,就是將醫院的藥房委托有資質和能力的藥品經銷企業管理,由醫院實行公開招標,選定2家以上藥品經銷企業,負責醫院的藥品供應,并明確要求必須使用招標采購的中標藥品,執行中標藥品的中標價格。醫院的藥房工作人員身份不變,由托管企業負責支付其工資、津貼等。實行藥房托管后,取消藥品10%的順價加成,把這10%直接讓利于民。
2008年,云南省已選擇4個三級醫院開展了“藥房托管”。確定省第二人民醫院、昆明市第二人民醫院、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和普洱市中醫院作為試點單位。
注冊醫師可多點執業
一個好醫生不再只就職于一個醫院,云南省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稿)已經寫明∶“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師,在其認定的專業范圍內,可在昆明地區進行多點執業試點后,再確定其推廣范圍”。
陳覺民說,按照《醫師法》相關文件精神,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師,只能在一個地點注冊、執業,但云南省醫療資源缺乏,配置不合理,特別是優質醫療資源更為緊缺,為提高醫療資源特別是優質醫療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充分利用,2008年8月,省衛生廳黨組提出了開展注冊執業醫師多點執業試點,確定2008年在昆明地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后在全省推廣。在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稿)中得到了肯定。
陳覺民說,這次醫改的兩個重要內容是,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和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國家明確要求公立醫院的改革要先進行試點,總結經驗后逐步推開??傮w精神是不會把公立醫院都推向市場,除部分公立醫院會進行改制、重組外,不改制的單位、職工身份肯定不會變。如果經營管理好的話,職工收人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陳覺民說,非營利性醫院無論投資主體是國家還是社會資本,必須執行國家確定的醫療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營利性醫療機構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自主定價,三年免稅期后,照章納稅。承擔公共突發事件救治任務的,國家給予適當補助。
提高掛號費、診療費、手術費
云南省一個正高職稱的主任,掛號費僅為7.5元,而北京、上海等地的專家號,高達300元。對此,云南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降低大型診療設備檢查費用和高值醫用耗材費用;適當提高掛號費、診療費、住院治療費、護理費、手術費等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設立藥事服務費(即醫生和藥事局聯合指導病人用藥,選擇適當的藥品所產生的技術勞務付出適當收費的方式)等,以彌補醫療機構因降低藥品費用而減少的收人。在不能提高醫療技術服務費標準時,應由財政給予專項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