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分析是申論考試中的重要考察題型,不僅在考試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且也成為很多學生答好申論的巨大攔路虎,一方面考生無法通過材料迅速尋找要點,另一方面則是無法很好的判斷好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那么今天我們利用一點時間,結合一篇申論的真題材料來有效的尋找要點并且合理的判斷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最近,家住某市南岸區的譚大爺身體有些不舒服,讓兒子在網上掛號,本來以為這樣省時省力,但沒想到先后在3家醫院看病的他,每換一家醫院就得再做一遍檢查,既花錢又遭罪。“醫院的信息就不能共享嗎?”他十分不解。信息技術推廣普及,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但總體而言,這種便利還是點對點、單對單的,一旦涉及多個主體,問題便浮出水面。譚大爺的經歷折射出老百姓對打造“智慧城市”的困惑。(結合材料中譚大爺的經歷,我們不難發現通過“不能”這個詞,反映出的問題在于“各家醫院信息不能共享”;)
市民張小明認為自己每天都在暢享“智慧”生活:出門前,通過手機地圖軟件查看出行路況,選擇最佳出行路線;購物時,付款不需要再掏現金或者刷卡,手機掃碼就能完成支付;回到家,也不用拿鑰匙,掃個指紋或者輸個密碼就能開門。“這的確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成績,但這些碎片化的服務絕非智慧城市的全部內涵。”南岸區建委質監站站長說。真正的智慧城市至少應該包括五方面的內容:一是智能交通;二是帶動相關產業升級;三是建設配套的信息基礎設施;四是智能化的城市管理與服務;五是智能城市的運用使城市人的素質得到提高。(此段材料通過張小明的言論以及智慧城市的真正內涵進行有效對比發現,此句話在于強調當前智慧城市建設與真正智慧城市建設相差甚遠,智慧城市建設不足;)
的確,目前智慧城市建設所能呈現出來的,依然是碎片式的個人體驗,不外乎是網上訂票、訂餐、獲取打折信息等內容,而交通組織、社區管理、公共管理等無一例外是“建設中”“剛起步”或“無明顯效果”。(這句話同樣在反映出當前智慧城市僅僅局限在部分小的個體領域,對于涉及到公共領域的宏觀事物智慧城市仍然面露困難之色,即仍然在強調智慧城市建設不足這一核心觀點;)
相關人士認為,大量有價值的數據掌握在政府手中,同時也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相互之間缺乏通道,因此成為壁壘。壁壘為何難以打通?(此句話雖然短小,但是內容卻是比較多,首先通過“信息孤島”或是信息壁壘等關鍵性名詞反映出重要問題,同時“為何”這個詞的出現在映射下一段分析“信息孤島”產生的原因;)
專業人士稱,這是因為在信息時代,大數據線就是生產力,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不愿共享。以醫院為例,在三甲醫院,為一個病人做檢查的費用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而一家三甲醫院每年收治病人10萬人次以上,這其中產生的費用可謂天文數字,如果沒有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誰也不愿意共享檢查數據。(此段落通過“因為”引出信息不愿共享的原因,即“小算盤”,但同時又通過“沒有”引出一個重要問題即缺少利益協調機制,很多學員將此原因和問題進行拆分,并沒有有效判斷二者的邏輯關系,其實而這說的都是一個事,都在強調正是缺乏利益協調機制,進而導致各部門信息不愿共享,這一難題,進而引發智慧城市建設不足。由此需要準確判斷出缺乏利益協調機制是信息不愿共享的原因,而信息不愿共享又是智慧城市建設不足的重要原因;)
資金短缺也嚴重影響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某市永川區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規則,從2013年到2017年,永川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共需要投入50多億元,但政府僅能拿出5億元,剩下的皆要依靠社會資本。那么,社會資本愿意進入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當前,許多社會資本還處于觀望階段。“規模才能產生效益,眼下智慧城市建設剛起步,數據量并不大,再加上還沒有數據共享的平臺,各部門對自己掌握的數據守口如瓶,可供分析的數據便更少,效益不高,也就難以吸引企業進來。”有專業人士說。(根據“短缺”這一關鍵詞能夠準確抓住問題即資金短缺的問題,同時也能夠分析得出資金短缺是智慧城市建設不足的又一重要原因。但同時結合后面的材料,我們發現材料在于通過案例向我們分析資金為何會出現短缺,一方面是因為政府投入較少,另一方面在于社會資本處于觀望階段,但同時在后面又向我們分析了社會資本處于觀望階段的原因,即數據量不大和缺乏信息共享平臺。由此我們得出這一邏輯關系,信息量不大和缺乏信息共享平臺是造成社會資本處于觀望階段的原因,再加上正如資金投入不足使二者成為資金短缺的原因,而資金短缺又稱為智慧城市建設不足的原因;)
作為一項新生事物,人才也是一大制約因素。從事大數據研究、智慧產業發展評估的專業人才嚴重缺乏,部分建設智慧城市的政府機關只有1~2名專職人員,工作推進緩慢。(最后一則材料比較簡單,在于分析智慧城市建設不足的第三個重要原因即專業人才的缺失進一步制約智慧城市的發展;)
背景材料中劃線部分說,“這的確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成績,但這些碎片化的服務絕非智慧城市的全部內涵。”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要求:準確簡明,分析透徹,條理清楚;不超過300 字。
由此我們結合材料得出結論,智慧城市建設不足一共三個原因,其一,各部門信息不愿共享;其二、資金短缺;其三、專業人才的缺失。這道題的難點不在于要點的尋找困難,而在于能夠結合材料有效的判斷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更好的樹立材料。那么最后也希望各位同學能夠謹慎閱讀材料,將自己的要點尋找的更加全面、整理的更加具有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