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答題技巧:解密傳說中的樸素邏輯對應問題
來源:易賢網 閱讀:96164 次 日期:2017-08-18 09:15:31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行測答題技巧:解密傳說中的樸素邏輯對應問題”,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樸素邏輯是邏輯判斷部分的重點,也是難點,而樸素邏輯對應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點。掌握這一部分的考試技巧對于廣大考生來說非常重要。在此,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梳理這類題目解題技巧,希望可以更好的幫助大家備好行測,一舉成公。

一、樸素邏輯對應問題之無序元素對應問題

樸素邏輯對應問題中無序元素對應問題的題型特征:

題干中給出各個元素及其相關屬性,但是沒有一一對應。問法:要求對應起來。

解題技巧:放大招之排除法。

【例1】某法學年會上四位老師正在交流,他們分別來自北京、河南、四川和海南。他們所教授的課程分別是刑法、民法和經濟法。其中:

(1)來自海南的老師單獨教民法;

(2)來自四川的老師不教刑法;

(3)來自北京的老師和另外一位老師同教一門課;

(4)來自河南的老師不和北京的老師同教一門課;

(5)每位老師只教一門課。

從以上條件可以推出來自北京的老師所教授的課程是:

A.刑法 B. 民法

C.經濟法 D. 不和四川老師教同一門課

【解析】答案C。由(1)可知,北京老師不教民法,排除B。由(1)(4)可知,北京的老師和海南、河南的老師不同教一門課,結合(3)可知,北京老師與四川老師同教一門課,排除D。再根據(2)可知,北京老師同四川老師一樣,不教刑法,排除A。故本題選C。

二、樸素邏輯對應問題之有序元素對應問題

樸素邏輯對應問題中無序元素對應問題的題型特征:

題干中給出各個元素及其相關屬性,但是沒有一一對應,而且元素呈現出順序特點——大小、位置。問法:要求對應起來。

(1)解題技巧:題干中出現大小特點的,列不等式,大小比較的方式通過題干的表述將多種元素合并在一個不等式中來找到元素之間的對應。

【例2】張、王、李三人,一個是廣州人,一個是北京人,一個是天津人,李的年齡比天津人大,張和北京人不同歲,北京人比王的年齡小。

由此可以推出:

A.張——天津人,王——北京人,李——廣州人

B.張——天津人,王——廣州人,李——北京人

C.張——廣州人,王——天津人,李——北京人

D.張——北京人,王——廣州人,李——天津人

【解析】答案B。根據題干可以①李>天津人;②張≠北京人;③北京人<王,題干中有兩個人涉及到北京人,可以把北京人作為突破口。由條件②③可知,李是北京人,故排除A、D。由條件①②③可知:天津人<李,北京人<王,所以王不是天津人,排除C。故本題選B。

(2)解題技巧:題干中出現位置特點的,可以采用畫圖法,相關元素的位置一目了然。

【例2】在一條街的同一側恰好連續并排著七所房子,每所房子住著一戶人家。這七戶人家主人的姓分別是:趙、錢、孫、李、周、吳和鄭。這七戶人家由西向東的排列符合以下條件:

(1)鄭不住在這條街的最西邊,也不住在最東邊;

(2)趙住在從西向東數的第四家;

(3)孫與趙相鄰;

(4)吳住在趙和孫以東,并且在錢以西。

如果李在趙西側與趙相鄰,則以下哪項不可能為真?

A.周和李相鄰 B.周和鄭相鄰

C.吳和錢相鄰 D.孫和吳相鄰

【解析】答案A。根據題干可知,可畫圖:

名單

由(2)可知趙住在4號,根據題干可知李在3號,再由(3)可知孫在5號,由(4)知吳在6號,錢在7號,再根據(1)可知鄭在2號,則周在1號。即:七戶人家的排列順序自西向東是周、鄭、李、趙、孫、吳、錢。故答案選A。

通過以上講解,同學們會發現樸素邏輯對應問題并沒有那么困難,只要我們掌握了技巧,配之練習一些練習題,這類題目便可快速掌握。

更多信息請查看行測技巧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行測技巧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