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女士,對自己丈夫說:“元宵節到了,我們去看花燈吧。”
她丈夫說:“看什么花燈,家里這么多燈。”
顯然,在生活當中,丈夫要是這樣回答,肯定沒啥好下場。當然這個例子不是為了單純地講段子,而是為了告訴大家一個邏輯謬誤:偷換概念。偷換概念是將一些似乎一樣的概念進行偷換,實際上改變了概念的修飾語、適用范圍、所指對象等具體內涵。在這個對話中,丈夫用了跟“花燈”類似的概念“燈”來替換,就是偷換概念。而在科普類的邏輯題目當中,由于考生普遍對科普題材比較陌生,出題老師在設置迷惑性選項的時候,喜歡運用偷換概念的手法來設置,當我們將偷換概念的選項排除后,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題目】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的頭幾個月接觸殺蟲劑較多,那么出生的嬰兒在智力上可能較差。他們認為,婦女懷孕后不久胚胎大腦便開始發育,因此懷孕前期是嬰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接觸殺蟲劑較多可能改變孕婦體內正在發育的胚胎大腦周圍的環境。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員的觀點?
A.由于母親接觸殺蟲劑較多,導致許多嬰兒提前出生
B.殺蟲劑對人們的健康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它還會導致帕金森癥、癌癥和心理疾病等很多疾病
C.此前的研究已經發現,較多地接觸殺蟲劑會導致孕婦的甲狀腺出現問題,而孕婦的甲狀腺狀況會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
D.研究人員對1500個孕婦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較多地接觸殺蟲劑的孕婦所生育的孩子在數學和語言學科上表現顯著較差
那么在這道題目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題干討論的是母親懷孕的前期,如果接觸到比較多的殺蟲劑,會不會導致嬰兒智力較差。A選項談的是早產而不是智力影響,偷換概念,偷換概念后就與題干內容無關,我們便要進行排除。B選項談的不是智力,而是帕金森等疾病,也是偷換了概念,并且討論的主角也沒有針對嬰兒。C選項說明了孕婦接觸殺蟲劑是怎樣影響嬰兒智力的,從而支持了題干的觀點。D選項只說了數學和語言表現差,并不代表智力不好,同樣偷換了概念。
那么,在考試當中,偷換概念的選項,大家在短時間內進行辨認,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大家在一定練題量的基礎上,才能比較快速地進行辨認。而這種偷換概念的選項,需要注意,準確進行排除。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助大家在考試中缺德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