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觀點】
1.供給側改革要做好加法和減法。
——習近平
2.發展戰略重點,是“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衣領子”、“牛鼻子”。
——習近平
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必然選擇,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宏觀經濟管理必須確立的戰略思路。
——習近平
【主題內涵】
所謂“供給側”,即供給方面。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于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中國經濟的增長邁入了泥潭,供給側的改革登上了舞臺。此次中國經濟的下滑已經不再是周期性的波動,而是一場結構性的危機。其本質在于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其目的在于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問題】
(一)產業結構問題。
(二)區域結構問題。
(三)要素投入結構問題。
(四)排放結構問題。
(五)經濟增長動力結構問題。
(六)收入分配結構問題。
【影響意義】
(一)提高宏觀調控效率和穩增長的重要推進器。
(二)努力實現市場資源配置中起關鍵性作用的關鍵舉措。
(三)促進產業升級、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四)中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關鍵一招。
【措施】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當有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
(二)供給側結構改革應當有利于經濟增長動力結構的調整。
(三)供給側結構改革應當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的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