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技術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數控技術專業于2006年正式招生,學制三年,是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的重點建設專業之一。數控技術專業2010年被學院確定為重點建設的特色專業,2013年被評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并被列為名校工程的重點建設專業,2015年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教學團隊。專業依托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面向汽車生產,瞄準機械零部件三維造型與創新設計、數控加工工藝編程與操作、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方向的專業定位,以學院多年工科辦學底蘊、豐富的教育資源為依托,以人才發展為戰略重點,堅持“以德立身,以技立業”的育人原則和“立足煙臺、面向全國、服務半島”的辦學方向,構建了“三對接四結合三證書四階段”的“3434”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了“6·2·1”課堂教學模式,人才培養目標兼顧了區域性和通用性。
本專業學生專業知識扎實,具有較強的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近五年來,在全國、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數學建模競賽、數控技能大賽、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中,成績均名列全省同類院校前茅,累計獲獎59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1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3個、優秀獎2個;省級特等獎6項,一等獎12項、二等獎24項、三等獎5項,先后有159名學生獲獎。。學生雙證書獲取率連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單位對專業畢業生認可度和總體滿意度保持在98%以上。
專業爭取世行貸款1380多萬元的實訓設備,目前已初步建成集“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校內實訓基地,專業設備資產總值達2000萬元。擁有機械加工中心實訓區、數控車實訓區、普通車實訓區、理實一體化教學區、CAD/CAM與仿真模擬實訓區等16個實訓區。同時還與上海通用東岳煙臺汽車有限公司、斗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25處生產性實訓基地,搭建了專業資源平臺,社會服務功能日益突出。專業一直充分重視與國際上的技術交流,通過深化與新加坡、德國、韓國相關院校的合作辦學項目,積極拓展開拓學生海外就業途徑。
一、雄厚的師資力量
數控技術專業是學院重點發展專業之一,師資力量雄厚,本專業具有一支教學素質過硬、專業素養高、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包括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兼課教師、企業兼職教師等,人員結構見下表。
專業帶頭人 | 教師 總數 | 專任 教師 | 碩士學歷教師人數 (比例) | 雙師教師人數 (比例) | 副教授教師人數(比例) | 教授教師人數 (比例) | 兼職 教師 |
2人(校內/校外) | 37人 | 12人 | 10人 (83%) | 11人 (92%) | 3人 (25%) | 1人 (8%) | 25人 |
本專業教師除在教學、精品課建設、科研、著作、專利發明等方面上取得各項成果之外,指導的學生在全國各種技能大賽中也屢次獲獎。
二、先進的實訓條件
(1) 校內實驗實訓室建設
世行貸款1380多萬元購買實訓設備,目前已初步建成集“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的校內實訓基地,專業設備資產總值達2000萬元。下設機械加工中心實訓區、數控車實訓區、普通車實訓區、理實一體化教學區、CAD/CAM與仿真模擬實訓區等多個實訓區。能同時容納500余人進行現場實訓,完全滿足教學要求。實驗實訓開出率100%。
(2)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
深化校企合作,建設層次多樣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積極探索校企共建頂崗實習基地的新機制,建設“校中廠”、“廠中校”的覆蓋重點專業群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和頂崗實習基地。目前,數控技術專業與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斗山工程機械中國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東洋機電煙臺有限公司、山東永弘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建立25處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為教師提供了實踐鍛煉的場所,同時合作開發專業課程,并達成畢業生就業協議。
三、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初步構建了“三對接四結合三證書四階段”的“3434”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宗旨,采用“大專業、小方向”的培養模式。2009年以來,先后與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山東永弘機械有限公司、鴻雁機床有限公司等企業簽定了校企聯合辦學協議。幾年來通過合作辦學,對創新我院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高職教育辦學能力和水平、促進企業技術改進、實現企業產品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三年來,數控技術專業大力推行“6•2•1”課程教學模式,采用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方法開展課堂教學。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網絡、錄像、軟件等多媒體資料,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在考試模式上,改變了以往單一的理論考試方式,采用大作業、課題制作、撰寫小論文、部件設計制作等多種考試形式,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測評,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
四、廣闊的就業前景
1.數控技術專業巨大的人才市場需求優勢
作為藍色半島經濟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煙臺是北方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和制造基地,眾多的企業對數控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巨大,并呈持續上升的趨勢,據我們對煙臺半島經濟區企業諸如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上汽變速箱齒輪有限公司、永弘機械有限公司、斗山機械、煙臺萬華、煙臺萬潤化工、富士康科技集團等規模性企業的調研可知,企業的機械加工制造基本由數控設備實現,各企業擁有的數控設備包括數車、數銑及加工中心少則十幾套,多則上百套,從事數控技術(機械零部件三維設計工程師、數控機床操作員、維修工程師、編程員、工藝員)的人才嚴重短缺,就2011年一年數控技工人才缺口就達到了5萬多。
煙臺地區的大部分大中專院校都開設了數控技術專業,但是畢業生數量依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沒到畢業季節,企業紛紛到各學校“搶”人,一些中小型企業由于實力不夠,一度招不到合適的數控技術人才,可以說市場對數控技術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同時,企業急需一批較高層次、既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知識基礎、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這給數控技術專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廣闊的發展機遇和就業前景。
2.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成就優秀的就業成績
數控技術專業重視創新教育,在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基礎上,突出個性發展,培養創新人才。專業累計培養了7屆畢業生,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優秀就業率達85%,“雙證”率保持在98%以上,90%以上是被企業提前錄用的。自專業成立以來,每年都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省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數學建模競賽、數控技能大賽、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成績均名列全省同類院校前茅。近幾年,累計獲獎30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5項,先后有108名同學獲獎。畢業生跟蹤信息反饋,用人單位對專業畢業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文化和職業素養等綜合評價較好,認可度和總體滿意度保持在95%以上,為我院在企業和社會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數控技術專業大部分畢業生被分配到大宇造船有限公司、上汽齒輪箱有限公司、富士康公司、東洋機電有限公司、斗山機械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工作。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并逐漸提高,就業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在對2012級畢業生所在單位的調查中,發出問卷300份,目前回收的有效問卷280份。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大部分學生的穩定就業率基本都能達到100%,月收入在3000-4000的占多數,學生就業對口程度高達85%,并且在汽車制造、機械加工、裝配維修、零售服務等行業涌現出了大量的優秀畢業生,為企業和社會做出了貢獻,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