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的臨床專業基本技能、一定的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知識、寬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適應國家衛生服務體系和個性發展需要,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與職業素養、較強的臨床實踐能力、科學精神、學習能力、科研能力和發展潛質的合格臨床醫師。
【培養要求】
1、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要求
(1)能夠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認識、分析問題;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崇高的社會責任感。
(2)珍視生命,關愛病人,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將預防疾病、驅除病痛作為自己的終身責任;將提供臨終關懷作為自己的道德責任;將維護民眾的健康利益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
(3)善于理解、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背景、信仰、需求、利益、隱私和人格,具有較為順暢的人際交流、溝通和信息反饋能力,能夠清楚認識患者、家屬和同事們的共同協作和努力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
(4)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遵紀守法,樹立依法行醫的法律觀念,學會用法律保護病人和自身的權益。
(5)掌握體育鍛煉的基本要領和技能,達到國家大學生體育鍛煉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體魄強健,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有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2、知識要求
(1)掌握與醫學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及行為科學等基礎理論知識和科學方法。
(2)掌握生命各階段的人體正常結構和功能、異常病理結構和機理、致病病原體以及藥理學基本知識。
(3)掌握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原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原則和康復保健原則。
(4)掌握預防醫學、全科醫學和中醫學基本知識,了解國家衛生政策和法規,掌握健康教育、社區衛生服務和疾病“三級預防”原則和知識,掌握傳染病的發生、發展以及傳播的基本規律,掌握常見傳染病的防治原則。
(5)掌握生物統計學、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醫學研究的設計、測量和評價的原則和方法。
3、技能要求
(1)具有規范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病歷書寫能力;熟練掌握常見病、多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具有基本的臨床教學能力。
(2)具有臨床照護患者的能力,具有與患者、家屬或同事進行有效溝通和合作的技能,具備基本的健康宣傳教育、社區衛生服務和疾病預防能力。
(3)具備一定的臨床科學研究能力,能針對臨床問題進行研究設計、實施、評價和論文撰寫;具備運用循證醫學原理,搜集證據、評價證據和循證決策能力。
(4)掌握一門外語(英語),達到國家大學英語考試六級水平或通過碩士學位英語考試,能夠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
(5)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6)通過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完成國家和省衛計委要求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并達到要求。
【學位授予】醫學學士學位、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
【主要課程】
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醫學統計學、流行病學、診斷學、外科學基礎、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雙向整合案例、臨床技能訓練、臨床整合案例(CBL)
【教學環節】
第一學年:公共基礎課通識教育學習;早期臨床體驗
第二學年:基礎醫學學習;基礎和臨床貫通(PBL案例)
第三學年:基礎醫學學習;基礎和臨床貫通(PBL案例);社區衛生實踐
第四學年:臨床醫學理論與見習學習1年,按班級進駐各附屬醫院學習
第五學年:臨床通科實習1年;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訓練
第六至八學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研究生階段的學習3年
【畢業去向】
品學兼優的同學有機會被推薦本校碩博連讀,或通過國內各大醫學院校博士研究生考試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畢業生可獲得“六證”(本科畢業證、學士學位證、研究生畢業證、碩士學位證、執業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一階段合格證),進入省市一級醫院工作,收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