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基本理論知識及能力,具有較深厚的醫學影像技術基礎,能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學影像設備的管理、操作、維護和圖像處理工作;能在醫療設備生產企業從事醫學影像設備研發、安裝、維護等方面工作;能在放射防護領域從事醫學影像相關的防護設備研發,人員防護的宣傳教育工作的高級醫工結合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
1、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遵紀守法,身心健康,具有遠大理想和創新、創業精神;
2、掌握較系統的醫學基礎理論、醫學影像學、數學、物理學、電子學、計算機系統軟硬件及網絡技術基礎知識;
3、掌握醫學影像學范疇內各項技術(X線機、CT、MRI、DSA、超聲學、核醫學、PET等)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及安裝、維修的初步技能;
4、具備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理論及人文、自然科學知識;
5、具有一定的基本科研工作能力,有參與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科研活動的基本素質和發展潛能;
6、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7、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國家大學英語考試四級水平或通過學校組織的學位英語統測者,能夠運用英語閱讀、翻譯本專業文獻。
【學位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電子技術和單片機技術、網絡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課程
【主要課程】
系統解剖學、斷層解剖學、人體機能學、內科學、外科學、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物理學、電工與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C語言及程序設計、醫學圖像處理、網絡技術及醫院網絡管理架構、醫學影像成像原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診斷學、影像設備學、放射治療學、腫瘤放療物理學。
【主要教學環節】
公共基礎課學習一年,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學習二年,實習基地和醫院實習一年。
專業課程注重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充分利用附屬醫院技術實力雄厚,醫學影像設備門類齊全,技術領先的優勢,醫工結合,課堂學習與醫院實踐充分結合,在實踐中開拓視野,升華理論。
畢業實習在第七、八學期安排38周,其中影工基地實習影像設備安裝維修8周;醫院影像科實習30周。
學習結束,完成規定學分,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及國家或省計算機一級考試后,方可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畢業去向】
該專業學生畢業后一般進入各大醫院放射科、設備科、核醫學科或放射治療科擔任影像技師、物理師、工程師?;蜻M入各大醫療設備公司從事醫學影像設備研發、售前、售后技術支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