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慣的認知中總以為數字敏感度只適用于數字推理題型,許多考生在解答理科類題型的時候往往發現自己的解題速度很慢,對特殊數字沒有印象,從而導致考生在解答時花費大量的時間,那么數字敏感度的培養就在數字類題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就帶領大家來認識數字敏感以及其在理科類題型的應用。
一、什么是數字敏感
數字敏感是一種見到數字之后的發散性思維。當我們看到一個數時,能夠下意識的聯想到一些特殊或者找到數本身的屬性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表現形式。它包含兩個方面:
(1)分類:數本身的屬性,比如正數、整數、奇偶數、質合數、小數、分數等
(2)關聯:數本身可以用其他的形式來表示,如進行四則運算、多次方、拆分、小數分數的轉化等等。
二、數字敏感的知識積累
(一)平方數和次方數
1. 1-21的平方
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12=441
2.1-11 的立方
23=8 33=27 43=64 53=125 63=216
73=343 83=512 93=729 113=1331
(二)質合數:質數,又稱為素數,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其它因數的數。否則成為合數。如:2、3、5、7、11……為質數,4、6、8、9、10……為合數。 對于質合數的使用重點關注合數拆分。該知識點常用于解數量關系中一般計算問題。如:看到55可以知道其能拆分為5×11。
(三)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在資料分析的計算中經常會碰到似曾相識的小數,當我們能夠把小數換算成分數的時候就能夠快速的計算出所需要的結果。在分數與小數的互化中我們需要記憶 到 中分數轉換成的小數。
三、數字敏感度在解題中的應用
例1.2014年父親、母親的年齡之和是年齡之差的23倍,年齡之差是兒子年齡的1 /5,5年后母親和兒子的年齡都是平方數。問2014年父親年齡是多少?
A.36歲 B.40歲 C.44歲 D.48歲
解:此題的解題重點在于“5年后母親和兒子的年齡都是平方數”,而又已知兒子的年齡是5的倍數,根據數字特點可知兒子5年后的年齡是25歲,在25到100以內的平方數又符合年齡常識的可知,母親5年后的年齡是49歲,所以母親今年是44歲,父親是48歲,故可知選D。
例2.有若干只羊,共重65千克,并且已知它們的體重是都整數,除去一只10公斤的羊以外其余羊的體重成等差數列,已知最輕的一只羊為7千克,問這群羊共有多少只?
A.5 B.6 C.7 D.8
解:此題的解題關鍵在于羊的重量成等差數列,且成等差數列的和為55,根據數字特性以及中項求和可以知道55=5×11,則可知體重成等差數列的羊有5只,加上10公斤的羊,共有6只。
解數學題打好基礎是關鍵,數字敏感度看似實用性不高,但卻是快速解題的關鍵。希望各位考試在寫題時多加關注數字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