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日前,有天涯網友在天涯雜談上發表帖子中寫道:“女兒的課本,《語文》、《數學》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延續之前的樣式,工整、大方,但《英語》是民營教育機構出版的,我要說的就一句話:上面廣告太多了”!在帖子中圖文并茂地介紹了教材中的廣告:“除了封底整版的廣告之外,課本中還夾了兩份共6頁的廣告,內容均是宣傳課本之外附帶的磁帶、語法講解、點讀筆等產品。課本第一頁的《出版說明》中開頭不是對課本編寫給予說明,而是為課本配套的各種原配英語產品做廣告。”
【解析】
教育是立國之本,是強國之基。教材是學生成為棟梁之才的工具。教育部辦公廳早在2011年發布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編印規范》就明確規定,教科書內不得有廣告內容。然而現在,眾多廣告竟然以“打包”的方式公然編錄進課本中,監管部門的嚴重失職被暴露無遺。
教材不是一般的出版物,它在教育過程中被賦予了特殊的權威,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依據。教材里面出現廣告,對孩子的價值觀會產生影響,對孩子來說,特別是年紀較小的孩子無法正確的認知書上的廣告,他們并不能區分清楚書上印有廣告的意義,甚至有可能會錯誤的認為這是理所應當,從小就有這樣一種錯誤的認識。如果我們放開廣告,那就無法保證教材真正的價值和意義,會對我們的教學活動產生重大干擾。
教育是神圣的事業,將商業廣告植入課本中,不僅涉及教育責任和道德問題,更是有法不依、突破法律法規底線的行為,必須要嚴厲制止,還教材課本本該有的純凈“土壤”。
【具體措施】
第一,有關部門要嚴厲查處教材中夾帶廣告的惡劣現象,無論從愛護孩子、保護未成年人成長的角度,還是從捍衛常識、守住良知的角度,商家都不應該在孩子們身上賺昧心錢,不應在教材上打歪主意。
第二,政府相關部門也要查找制度上的漏洞,規范教育出版行業,加強監督,加大懲罰力度,保證教材從編寫到印刷各個環節不出問題,從根源上消除教材植入式廣告的土壤,為孩子保留一片學習的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