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深刻地啟迪著我們要在生活中保持勤儉節約的精神。然而,反觀當下,奢靡腐敗現象卻層出不窮。鋪張浪費者有之,好大喜功者有之,揮霍無度者有之,競奢斗富者有之……這嚴重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毒化了社會風氣,不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刻不容緩。
厲行勤儉節約,加強思想教育是前提。俗話說:行動改變命運,而觀念決定行動。要想真正在社會上樹立勤儉節約之風,使社會成員能夠真正踐行節約的精神,需要從思想入手,轉變觀念。一方面,需要強化公民的節儉意識,使人民認識到節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加強節約方法的普及,使社會民眾掌握正確的節儉方法。因此,政府要充分調動各大媒體的宣傳作用,采取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
厲行勤儉節約,完善政策是保障。政策是黨政機關做好節約工作、防止浪費行為的總依據和總遵循。通過建章立制,讓大家有據可依,有法可循,從源頭上狠剎奢侈浪費之風,為厲行節約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因此,政府應當加快政策的完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地制定切實可行和行之有效的政策,從各個方面減少資源浪費。此外,應當加強政策的貫徹執行,保證政策的有效實施,并形成嚴格的監管和懲戒機制,讓制度之劍懸掛在人們心中,形成強大的威懾作用。
厲行勤儉節約,推進科技創新是手段。雖有厲行節約精神與強有力的政策,但同樣需要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有了以節約為目標的科技創新,才能使厲行節約不止是在精神,更在行動上具有更有更大的作用,才能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需要加大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降低能源消耗,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快綠色環保產品的研發力度并把投入使用,使新一代綠色產品在經濟社會中發揮作用,真正打造節約型社會,構建生態文明。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要想真正扭轉奢靡腐敗之風,形成勤儉節約的風氣,需要我們從細做起,從易開始。只有加強思想教育,完善政府政策,推進科技創新,才能真正構建節約型社會。只有讓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團結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夠真正節約資源,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