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鏈接】
1992年7月,習近平聚焦扶貧工作的著作《擺脫貧困》首次出版,該書收錄了習近平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的重要講話和文章,共29篇。全書圍繞閩東地區如何脫貧致富、加快發展這一主題,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重要內容,思想豐富深刻,文風生動親切。在《擺脫貧困》一書的跋中,習近平指出,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歷史學家們可以慢慢探究;但對于更多的人來說,勵精圖治,發憤圖強,以中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盡短時間使整個國家“脫貧”,盡短時間使中國立于發達國家之林,才是更為緊迫、更為切實的思想和行動。“要實現這一目標,唯有全民把經濟建設當作最大的政治!”,習近平著重強調經濟建設對于扶貧的重要性。
習近平在該書多處強調,“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頭腦里有無這種意識”,“貧困地區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長處、優勢在特定領域‘先飛’,以彌補貧困帶來的劣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近日撰文認為,《擺脫貧困》一書從開篇到最后一篇再到跋,一以貫之的主旨是“把經濟建設當作最大的政治”。
2.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會議強調要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不怕今天貧,就怕永遠貧;不怕一代窮,就怕代代窮。比貧困和落后更可怕的是貧困代際傳遞,暫時的貧困僅僅是物質匱乏,但當貧困通過家庭傳遞成為一種常態,弱勢群體將從根本上失去向上流動的希望,形成惡性循環,加劇社會不公,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人類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達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薄弱環節和短板在鄉村、在中西部老少邊窮島等邊遠貧困地區,這些地區貧困代際傳遞現象突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盡快加以解決。
【權威觀點】
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多措并舉,定向施策,精準發力。——習近平
【主要問題】
困境兒童遇到的問題:
1、生長遲緩、貧血患病率高、營養不良導致身體健康和智力發展問題
2、性格缺陷
3、心理問題
4、家庭經濟困難
【主要舉措】
切斷代際傳遞,困境兒童問題是重中之重,解決困境兒童問題的具體措施如下。
1、政府應加大對貧困農村兒童的關注與重視力度。
讓“落后者先跑”,不讓貧困農村兒童輸在起跑線上。打卡孩子們通過學習成長改變命運的扎實通道,為孩子的為了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持和物質支撐。
2、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應建立早期干預機制。
進行早期干預,是解決貧困農村兒童問題最有效、最經濟的返貧困途徑。尤其要給予貧困農村兒童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給予他們從出生到義務教務結束的關懷和保障。
3、財政部門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尤其是兒童在早期發展中的投入尤為重要。
這個投入包括人力方面的,聘請專業的醫生幫助貧困農村兒童進行早期疾病的防御工作;也包括資金投入,一方面政府加大資金的扶持和傾斜力度,更多給予貧困地區財政扶持。另一方面發揮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的作用,吸納社會資金,讓更多的人來關注貧困兒童。
4、要加強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這是從根本是解決貧困問題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