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時政熱點:污泥減量化處置迫在眉睫
來源:易賢網 閱讀:1340 次 日期:2017-05-24 09:05:1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7年時政熱點:污泥減量化處置迫在眉睫”,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來自住建部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910座。一座座運轉正常的城鎮污水處理廠背后,產生量巨大的污泥是如何處理處置的?

2017年時政熱點:污泥減量化處置迫在眉睫

“我國31%的污泥處置方法為土地填埋,這些污泥未經過穩定處理,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3.45%的污泥與垃圾混合填埋,這些污泥實際上屬于填埋范疇;44.83%的污泥為農業利用;3.45%的污泥進行焚燒處理。”首屆珠三角水處理交流會上公布的這組數據,真實地反映了我國污泥處置的現狀。

多年致力于污泥減量化處理處置研究的山東金鑼集團董事長周連奎告訴記者:“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的困境就是產量大,成分復雜,大部分污泥未得到穩定化、無害化處理處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但很多人對污泥的危害性認識還不足,目前污泥處置的現狀令人擔憂。”

治水不治泥,等于未治水;治水不治泥,污染大轉移。

一萬畝土地會被占用?

污泥年產生量不斷增加,預計2020年將突破6000萬噸

我國每年到底會產生多少污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去年底聯合印發《“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記者從《規劃》中了解到,截至2015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已達到 2.17 億立方米/日,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2%,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 85%,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

然而,我國污水處理廠建設過程中,長期以來存在“重水輕泥”的現象。據了解,每一萬立方米的污水經處理后污泥產生量(按含水率80%計)一般約為5噸~10噸,具體產量取決于進水水質、污水及污泥處理工藝等因素。

相關數據顯示,一座日處理污水40萬立方米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天能產生含水率80%左右的脫水污泥400噸,中等以上城市一般建有2座~3座相當規模的污水處理廠,每天可產生800噸~1200噸脫水污泥。以含水率80%計算,全國年污泥總產生量預計到2020年將突破6000萬噸。

有關專家表示,污泥如果不減量化,以我國目前的污泥產生量,如果堆積起來,每年就需要在一萬畝土地上堆5米高。

污泥還會倒逼污水處理廠停運。2005年6月,安徽省合肥市的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由于污水處理后產生的大量污泥無處堆放,向合肥市污水管理處發出緊急報告——要求允許其停止運行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廠“停擺”,意味著每天約30萬噸生活污水在未經任何處理的情況下,直接排入南淝河,而污水處理廠要運行,每天產生的200噸污泥又無處存放。經過當地協調,問題最終得到解決。

產生量如此巨大的污泥,其帶來的危害遠不只是堆積占地這么簡單。

周連奎告訴記者,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一是量大,填埋占用土地太多,侵占土地嚴重。二是處置不好,容易產生二次污染,而且極易傳播疾病,像填埋如果防滲技術做不好,可能導致潛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三是污泥的有機成分很高,容易產生沼氣,加劇大氣污染。四是大量的污泥堆積起來,容易產生橫向壓力,對周圍地形產生影響。

80%的污泥未經穩定化處理

大量污泥被隨意外運、簡單填埋或堆放,嚴重威脅環境安全和公眾健康

目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基本實現了污泥的初步減量化,但并未實現污泥的穩定化處理。據統計,雖然80%污水處理廠建有污泥的濃縮脫水設施,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減量化,但約有80%的污泥未經穩定化處理,導致污泥中含有的惡臭物質、病原體、持久性有機物等污染物容易從污水轉移到陸地,使污染物進一步擴散,也使已經建成投運的污水處理設施的環境減排效益大打折扣。

隨著污水處理量的增加,污泥產生量也山積波委。由于與日俱增的污泥產生量與污泥處理能力的嚴重不匹配,大量污泥被隨意外運、簡單填埋或堆放,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而污泥直接排放也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多起違法傾倒污泥事件。

2013年,環宇飛揚國際貿易(北京)有限公司的經理宇某,以公司名義與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污泥處置分公司就污泥處理處置達成協議后,在7個月時間內把1.9萬噸污泥傾倒進北京山區,造成嚴重污染。案發后,門頭溝區政府為消除污染、防止污染擴大采取修筑擋土墻、攔泥壩等應急工程,造價509萬余元。

北京市門頭溝法院一審以污染環境罪,判處被告單位環宇飛揚國際貿易(北京)有限公司罰金50萬元;判處宇某有期徒刑3年,罰金5萬元。

此類案件在一些地方屢禁不止,凸顯出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嚴峻形勢,也暴露出人們對污泥危害性明顯缺乏認識。

更多信息請查看時政熱點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