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當民謠歌手吟詠理想時,城市漂泊的人們依舊茍且在壓力之下,有人在現實理想前放棄,有人在功成名就后迷茫,社會給“網絡新一代”爭議,給“空巢青年”以悲涼??蔁o論詩與遠方多虛無,唯有理想照亮現實之路。
理想是燈塔,只有堅持理想才能找尋到方向。更何況社會面臨結構轉型,信息時代迅猛發展期,種種風險為壓力,落在人生軌跡特護拐點的青年身上,唯有堅持理想才能在思潮泥亂的階段走出來,而不被毀滅于黎明前。
照亮現實之路,需堅定信仰,努力提升個人素質。事物如硬幣兩面,事態發展往往有所持態度而定。這就要求我們從自身出發,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跟風、不滿現狀。只有將精力與努力用在提升能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才能淡然看待成敗與否,從各種追求中,正確定位自己,找到奮斗的方向。
照亮現實之路,需平穩公共情緒,樹立正確價值導向。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將金錢、權力、名氣、地位等因素掛鉤,卻是普遍現象。穩定公眾情緒,引導正確價值觀,則需要公眾人物、社會媒體、社會團體單位共同努力。新聞媒體對所傳播事件真實性多一分責任,對事件本身價值多一分判斷,以積極正面的方式,減緩忙碌生活的人們心理壓力,傳播正能量的心理暗示。
照亮現實之路,需打破常規,創新體制機制??焖俑聯Q代的時代,只有以創新為出路,以制度為保障,才不至于讓前進的馬車顛簸散架。中國企業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普通百姓的購房、出行壓力,城市內澇、霧霾天氣的環境壓力,種種壓力用原有制度無法再緩解時,教育機制需要創新,人才選撥需要創新,環境治理亟需新政,網絡約車納入規范。將創新貫徹到生產生活中,用體制、制度扶持一個個理想走上現實之路。
以提升個人能力為前提,社會梳理正確價值導向為基本,創新體制改革為保障,堅定理想,以個人夢的匯聚實現中國夢。讓城市中的奮斗者,并不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