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簡單學網絡扶貧
來源:易賢網 閱讀:1418 次 日期:2017-04-24 09:00:33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簡單學網絡扶貧”,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申論是事業單位考試當中常考的科目。想要寫出一篇好的文章,既需要考生積累足夠的素材,又需要考生有較好的文筆。這當中,素材的積累更重要一些,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把文章比做一頓飯,素材便是其中的“米”。本文就對“網絡扶貧”這個熱點進行分析,供考生參考。

【事件回顧】

2016年10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革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了《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提出實施“網絡覆蓋工程、農村電商工程、網絡扶智工程、信息服務工程、網絡公益工程”五大工程。行動計劃強調,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組織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讓山溝里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

2016年11月29日,全國網絡扶貧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江西寧都召開。2016年11月29日,全國網絡扶貧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江西寧都召開。“要實施網絡扶貧行動,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扶貧工作隨時隨地、四通八達,讓貧困地區群眾在互聯網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習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在紅色革命老區再次宣示,網絡扶貧成為決勝全面小康的新杠桿。

【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取得飛速發展,在多個領域已從“跟跑”發展到“并跑”,甚至開始實現“領跑”。我國互聯網網民數已經達到7.1億?;ヂ摼W企業在國際范圍內也逐漸成為行業翹楚,在世界互聯網企業10強中,我國牢牢占據四席。電子商務等領域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2016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0.5萬億元,同比增長37.6%,繼續雄踞世界首位?;ヂ摼W的快速發展正在推動著我國信息經濟發展,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也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極大的便利和實惠。

另一方面,我國還有五千多萬貧困人口,他們中很多人沒有接觸過網絡,更沒有享受到信息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減貧工作,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各種扶貧措施,已經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占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但是在部分偏遠山區、邊疆地區仍有一部分群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部分貧困人口分布范圍廣、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是扶貧工作中最硬的“骨頭”。

【重要意義】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可以精確采集、管理和分析貧困人口信息,做到貧困人口底數清楚,變化情況及時掌握,扶貧措施精準有效。通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讓更多農產品走出鄉村,為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找到內生動力。通過網絡教育,可以讓貧困地區孩子接受優質教育,徹底擺脫貧困代際傳遞的困境。通過遠程醫療,可以有效提高貧困地區人們的醫療服務水平,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已經成為信息時代對扶貧開發工作的新要求。

通過互聯網,可以推動扶貧工作由粗放管理轉向精準管理。精準確定貧困戶,是扶貧工作的重點,同時也是傳統扶貧工作的一大難點,互聯網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互聯網搭建的信息管理平臺,可以使扶貧目標、扶貧措施、脫貧跟蹤更加精準到位,有效解決貧困人口底數不清、具體情況難以明晰、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夠準確等問題。

利用互聯網,可以為脫貧攻堅注入更多新動力?;ヂ摼W憑借其互聯互通的自然屬性,能夠實現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信息溝通、突破優勢群體與弱勢群體之間的天然壁壘、密切政府與公民線上線下的互動交往,在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的同時,吸引更多的外界力量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同時,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也可以為貧困地區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注入更多新活力。將現代科技的創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融于貧困地區各領域中,能為更多人帶來發展機遇、提供信息服務、加強彼此間的資源互惠,并有效地實現市場價值提升,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帶動扶貧效率提升。

【對策措施】

一要實施網絡覆蓋工程,優先支持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網絡覆蓋,加快實用移動終端、移動應用程序、民族語言語音和視頻技術研發,加快貧困地區互聯網建設應用步伐;

二要實施農村電商工程,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立扶貧網絡博覽會,發展互聯網金融服務,推動貧困地區農村特色產業發展;

三要實施網絡扶智工程,開展網絡遠程教育,加強干部群眾培訓,支持大學生村官和大學生返鄉開展網絡創業創新,提高貧困地區教育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

四要實施信息服務工程,通過構建統一的扶貧開發大數據平臺、搭建一縣一平臺、完善一鄉(鎮)一節點、培養一村一帶頭人、開通一戶一終端、建立一戶一檔案、形成一支網絡扶貧隊伍、構筑民生保障網絡系統,建立起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

五要實施網絡公益工程,開展“N+1”網絡公益扶貧活動,推動網絡公益扶貧行動和貧困地區結對幫扶計劃,打造網絡公益扶貧品牌項目,構建人人參與的網絡扶貧大格局。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熱點:簡單學網絡扶貧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