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表述】
提升環保意識,環保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1.節約使用能源:空調冬18夏26 全國節電上億度,不用電器后斷電源節電10%,燈泡換成節能燈省電近八成,對高耗能企業鼓勵安裝節能設施;2.養成垃圾分類習慣,便于回收利用;3.使用布袋,防治白色污染;4.盡量乘坐公共汽車,騎自行車,步行,低碳出行;5.拒絕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國家立法保護環境: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1979年公布試行,1989年正式頒布。國家環境保護委員會成立于1984年。199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委員會正式成立。迄今為止,政府已制定了12部環境保護法規、20多部環保條例規定、250項環境標準,在工業和城市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部分地區的環境污染有所控制。
嚴格環保執法:加大對污染企業的處罰力度,加大違法成本,長期進行嚴格的環保監管。成立環保專項治理行動檢查組,環保局協同相關部門聯合執法。
建設環保制度機制:包括污染的懲處機制、監督監管機制、責任追究制度、績效考核機制(把環境保護納入官員的績效考核)、聯動執法機制、環境信息公開機制、黑名單制度(把污染企業、問題企業掛上黑名單)等。
【寫作素材】
1.名人名言
1.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一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流通溝渠;四要掃灑房屋;五要日光充足。——南丁格爾
2.天地為父母、父母為天地——王陽明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2.論據
(1)1739年美國總統本杰明·富蘭克林發現,費城是美國的黑人聚集區,那里的土地尤其荒蕪,綠色格外稀少。他通過賓夕法尼亞州州政府下令,在費城,每降生一個嬰兒,他的父母就要花幾美分買一棵樹苗,這個制度一直執行到20世紀末,現在費城已被綠色的樹林所覆蓋,但當地仍保留著為嬰兒買樹苗的傳統。
(2)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的地理環境適宜于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戰國以后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而到近代,受長期植被破壞、氣候變暖等影響,斷流現象已經十分嚴重。
(3)2015年6月15日,2015年全省第一期環境監察干部崗位培訓班在濟南開班,今年,我省將陸續舉辦6期崗位培訓,按照地域分片區組織1000名環境監察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涵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監察執法專業知識和技能,黨風廉政和廉潔自律相關規定等,通過培訓著力提升全省環境監察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水準,為加強全省環境監管執法工作、推進生態山東建設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