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深刻把握正面引導與輿論監督的辯證統一
來源:易賢網 閱讀:794 次 日期:2017-03-26 21:03:0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深刻把握正面引導與輿論監督的辯證統一”,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同時,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發表事實準確、分析客觀的批評性報道。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一個是報道成績,一個是曝光問題;一個重在表揚,一個重在批評。二者看似對立,實際上是有機統一的。習近平同志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二者的統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的效果的統一。新聞輿論工作的意識形態屬性明顯,宣傳什么、批評什么、評論什么、監督什么,都有明確的目的導向性,不可避免地要體現立場、觀點和態度。無論正面宣傳還是輿論監督,都要體現一個目的,就是團結穩定鼓勁,做到“四個有利于”,即有利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推動改革發展,有利于增進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有利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正面宣傳準確傳播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大力宣傳正能量人物、正能量事件,弘揚主旋律,形成鼓舞人們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就是為了實現“四個有利于”。輿論監督抓住現實生活中出現的黨中央明令禁止、明顯違法違規、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典型性人和事進行批評性報道,目的是使黨和政府掌握實際情況,了解群眾訴求,找準問題癥結,進一步推動問題解決。正確的輿論監督,激濁的目的是為了揚清,曝光問題是為了推動問題解決,監督丑惡現象是為了防止類似現象再次發生。雖然被批評的現象是陰暗的、丑惡的,但輿論監督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民感到黨心與民心同頻共振,更加相信黨和政府,從而實現“四個有利于”。因此,從目的效果上看,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是有機統一的。

本質屬性的統一。新聞的本質屬性是真實性,新聞報道的基本方法是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沒有真實性就沒有新聞性,沒有新聞事實就沒有新聞報道。無論正面宣傳還是輿論監督,都要統一在真實性上。在輿論監督中,新聞工作者必須認真對待新聞事實。如果新聞失實,報道不存在的問題,就會引起一系列負面效應。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新聞真實性,做到現場取證、持之有據,反復核實、一絲不茍。在正面宣傳中,真實性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實踐中,不但有虛假的批評報道,也有虛假的正面報道。最突出的問題是,有時為了突出報道人物與事件的“高大全”形象和正能量價值,一些記者會對人物進行拔高或虛構一些細節,將報道對象塑造成“圣人”。這顯然違背新聞真實性的根本要求。輿論監督不真實,會損害新聞輿論工作的信譽,給我們黨的工作帶來不利影響;正面宣傳不真實,同樣會降低新聞輿論工作的公信力和引導力,對我們黨的工作損害更大。

認識規律的統一。新聞輿論的意識形態屬性,決定了文中有道。而這個“道”,來自新聞工作者對新聞事件的認識與把握。有的直接對事件本身進行評論,有的隱藏在對事件的選擇性描述中,但無論隱性分析還是直接評論,都要遵循實事求是、客觀全面的原則。新聞工作者的新聞觀和認識方法,決定其對報道內容新聞價值的評判、新聞主題的確定、新聞材料的取舍、因果關系的思考等。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的認識方法,無論正面宣傳還是輿論監督都要做到這一點。在輿論監督中,有些新聞工作者不能堅持全面、發展、辯證地看問題,一些具體問題被上升為全局問題、體制問題,個別人的問題被放大成黨和政府的問題,發展中可以解決的問題成了必須“革命”的問題,問題產生的多重因素變成他們極力認定的單一原因。這事實上都是違背認識規律的。同樣,正面宣傳也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正確的認識方法。特別是正面人物宣傳,不能亂貼標簽,不能隨意拔高。一些正面宣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看似是寫作水平不夠,其實是新聞觀與方法論錯誤。因此,無論正面宣傳還是輿論監督,都要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來指導,用全面、發展、辯證的觀點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總之,正面宣傳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下的輿論監督都姓黨,都要牢牢堅持黨性原則,都是我們黨開展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手段,都是我們黨必須發揮好的新聞輿論力量。但在實踐中,一些人把輿論監督與正面宣傳對立起來,對輿論監督在心理上抵觸、在行動上反對。一些部門和單位一出現問題,首先不是想著如何解決問題,而是想著如何不被曝光。新形勢下,領導干部怎么正確認識和對待輿論監督,善管善待善用新聞媒體,也應成為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當然,我們說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是辯證統一的,絕不是使二者走向一體、等量齊觀。以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這一點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