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多個擁有百萬用戶規模的個人網盤服務商關停服務或部分整改:華為網盤、UC網盤、金山快盤、新浪微盤均宣布將關閉個人用戶存儲等服務;騰訊微云、115網盤也關停了部分功能。
紛紛關停網盤,現在服務商給出的最大理由是配合監管部門,但監管難度可能不是唯一原因。這一輪的網盤關停潮,可說是集體宣告這種免費商業模式的失敗。但也不必悲觀的是,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環境中,只要用戶有充分的需求,慢慢一定會有新的服務來填補。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人愿意嘗試付費的存儲服務,只要用戶付費能夠分擔服務商的監管成本,那網盤就會繼續發展。
當然,也不能認為付費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其中有些游戲規則還有待明確。網盤不只是純個人化的信息存儲,還有難以分割的資源分享功能。如果可以適用“避風港原則”,即平臺不承擔事先審查的義務,不需要為網民的行為負責,只要在接到版權人或相關部門的提示后及時采取刪除必要等措施就行,這樣可能更符合互聯網的特性,更能達成共贏的結果。
網絡正如現實一樣,并沒有絕對沒有問題的領域,如果因為有問題就以關停來解決,最后會讓社會失掉創新和活力,給所有人帶來不便。所以正視問題的同時,給企業空間和時間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甚至及時調整法規以適應現實變化,尤其在互聯網這樣日新月新的領域,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