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文化傳承助推城市創新
來源:易賢網 閱讀:516 次 日期:2017-03-25 13:53:2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文化傳承助推城市創新”,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城市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產物。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協調統籌城鄉發展,已成為全社會的重要共識。在這一過程中,新城新區更應走在實踐的前列。涇河新城,作為陜西省西咸新區的五大組團之一,從實際出發,融合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正積極踐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理念。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以往一些地方的城鎮化,少了歷史和文化對城市性格的塑造,“千城一面”并不罕見;如今,突出城市特色,延續歷史文脈,逐漸成為各地踐行的城市發展理念。西咸新區涇河新城保持活力、創新發展的“底氣”,正是對歷史的尊重、對文化的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要結合自己的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對外樹立形象,對內凝聚人心。”城市要想形成品格、展現特色,就需要在文化傳承中創新,體現城市精神的時代性。

傳承首先要找準特色。哪里與眾不同,哪里獨樹一幟,不是“人無我有”的簡單區分,而是“我有且優”的特色打造。獨特的地理位置塑造獨特的文化景觀,但不意味著“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是抓到啥就是啥,立足實際情況來具體分析,才能找出最有價值、最有特點的城市名片。關中地區有濃重的歷史文化積淀,立足商幫文化、秦腔藝術等,新城重點打造了崇文文化旅游景區、陜商文化博覽館、國藝秦腔館等項目,將傳統發揚光大,已成為對外展示的名片。

傳承重在謀求創新升級。傳統文化不僅需要深挖、保護、展示,更需要以開放的姿態進行價值再造,讓其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強大引擎。換句話說,保持底蘊、守好文化是一方面,能不能激活文化才決定能否給傳統文化二次生命。涇河新城的茯茶鎮以近千年歷史的涇陽茯茶文化為依托,充分開發文化旅游,形成茯茶文化、關中民俗文化、關中生活文化為一體的小鎮項目。用旅游包裝文化,用體驗感受文化,既吸引客人,又做大產業,也傳承文脈,“文化+商業+旅游”的發展模式,激活了小鎮經濟,成為新城實踐探索的一個典型樣本。

在傳承與創新中塑造創業動能。人為新城而來,業為新人而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怎樣留得住人、養得起人、富得了人,應該是城鎮發展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不能漂亮了房屋,而犧牲了發展,要讓當地群眾獲得城鎮化的實惠。就像特色小鎮,建設在周邊、發展在周邊、富民在周邊,既解決村民就業問題,也吸引不少企業及“創客”,成為孕育創業創新的生態圈。可以說,文化點燃了經濟火花,一定會帶來切實的百姓福祉。

新城新區的精髓在于創新。但是,求新不是單純地平地起高樓,求變不是功能雷同地標準化組建。一座城市,是各類要素資源和經濟社會活動最集中的地方,不僅要遵循城市發展規律,更應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加快實現現代化的“火車頭”。唯有在文明傳承中“有破有立”,城市發展才能筑起屬于自己的底蘊和氣質。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范文:文化傳承助推城市創新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