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十三五”時期是脫貧攻堅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時期,必須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時間越來越緊迫。以往每年脫貧50多萬人,現在增加到每年130多萬,任務更重;剩下的貧困戶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度更大;脫貧攻堅不僅要不落一人,而且要切斷貧困代際傳播的鏈條,要求更高。時間逼人,形勢逼人。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是各級黨委和政府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
咬定目標,全面履行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我省提出到2019年全面完成脫貧任務,是必須堅定決心、全面兌現的政治承諾。各級領導干部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全力推進脫貧攻堅,讓人民利益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同時,要以率先脫貧的成效,為全國大局作出湖北貢獻。
瞄準“準”“實”,橫下一條心打一場攻堅戰。打得準,發出的力才能精準到位;干得實,扶貧措施才能切實生效。“準”就是對象要更準,今年特大洪澇災害造成返貧5.7萬人、致貧12.4萬人,全省還有52萬人屬于不確定性,確保不掉一戶、不落一人,才能扶真貧、真扶貧;“實”就是措施要實,急于求成不行,無的放矢也不行,大水漫灌不行,華而不實也不行,脫貧攻堅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就既要有緊迫意識,又要時間服從質量,精準、精確、精細,以崇尚實干、狠抓落實來檢驗我們的行動。
弘揚自強精神,激發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千變化萬變化,精神之變是最根本的變化。各地必須由打好“激情牌”,堅決摒棄“等靠要”思想,煥發人心思進、人心思干、脫貧光榮的濃厚氛圍;必須把脫貧攻堅主體責任扛穩、抓牢、做實,堅持好干部標準,配強脫貧“關鍵少數”,確保脫貧攻堅有一個強有力的“火車頭”;必須把基層黨支部“這塊好鋼”用在脫貧攻堅的“刀刃”上,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戰斗堡壘作用。
匯聚各方力量,凝成克難奮進的強大合力。脫貧攻堅,沒有旁觀者,人人都不是局外人。諺語有云:“三人省力氣,四人更輕松,眾人團結緊,百事能成功”。發揮黨委政府力量主持攻堅,激發市場力量主導攻堅,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攻堅,多點發力、各方出力、共同給力,努力形成全社會參與、全要素支持的大扶貧格局,再硬的脫貧攻堅硬骨頭我們也一定能啃下來。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我們以“但愿蒼生俱飽暖”的情懷踏踏實實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實干,我們就決不會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就一定能夠如期兌現我們的政治承諾,交上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