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立國之道 學禮為本
來源:易賢網 閱讀:770 次 日期:2017-03-22 13:42:2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立國之道 學禮為本”,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古老的華夏文明孕育出絢爛的中華文化,而禮儀規范則是鑲嵌在中華文化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程門立雪為世人樹立尊師重道的標桿;諸葛孔明鞠躬盡瘁盡顯君臣之義;漢文帝親嘗湯藥侍奉親母乃孝道典范……傳統文化中所倡導的禮儀規范,傳承著炎黃子孫的大國意識,也印證著禮儀之邦的美譽。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期的深入,多元化的價值觀念沖擊著傳統禮儀:金錢贍養讓孝道文化不斷異化,家庭孤島為鄰里和睦抹上冰霜;同時,全球化的步伐將國民素質至于世界的放大鏡下:“中國游客”被貼上庸俗的標簽,西式著裝的尷尬讓國人淪為笑柄。誠如《論語》所言:“不學禮,無以立。”立國之道,重在樹立規矩,立矩之始,當以學禮為本。

學禮,以正立身之本。個人想要在社會安身立命,學禮必不可少。禮是規則、禮法,是律己、敬人的行為規范。為官之禮,即嚴明政治規矩,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若失此禮,則會脫離群眾,滋生腐敗,乃至身敗名裂;為客之禮,即入鄉隨俗,謙讓為先,文明友善。若失此禮,則會破壞習俗,招人厭惡,甚至孓然一身……師生、父子、鄰里之間皆有禮,唯有遵守這些無形的規矩,培養作為公民基本的自覺意識,從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得以立足社會。

學禮,以固興業之基。禮是禮貌、禮節,乃是文化修養與基本素質的體現,是事業有成的基石。三國時期,劉皇叔求賢若渴,欲將諸葛亮招致麾下,劉備并未強行擄人,而是三顧茅廬以禮相待,終獲孔明信任,將遇良才,為蜀國霸業奠定了基礎;黎明畫展,并非單純的炫技,而是著墨于中國式的禮,于水墨丹青之中,盡顯東方文化精神,凸顯責任抱負,成為藝術殿堂不朽的豐碑。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離不開“學禮”,如此一來,方能家庭和睦、長幼有序,治國有道,收獲民心,最終成就平定天下的偉業。

學禮,以顯大國之風。華夏文明,流芳千古,誠信友善、親誠睦鄰等延續千年的傳統禮儀,彰顯著大國之風,傳遞出國民的大國意識。古有鄭和下西洋,不插旗幟,不鳴槍炮,樹立友好和平的豐碑;今有國母接待鄰國,旗袍唐裝,饋贈國貨,傳遞以和為貴的名片。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碩果,給了中華民族再一次站在民族之巔的機遇,而學禮,即培養與大國實力相匹配的大國意識,它源自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從自私到奉獻,從市儈到高尚,以此彰顯我大國之風,民族之魂。

子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先賢的訓導猶如黃鐘大呂般縈繞耳邊,震懾四海。學禮法,才能知榮辱,以達立身安命;學禮節,才能養品德,以致事業有成;學禮儀,才能聚國魂,以顯大國之風。價值觀念與利益訴求多樣化的今天,要從學禮開始,激濁揚清,立己達人,不斷凝聚文化軟實力,重振我中華文明禮儀之邦!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范文:立國之道 學禮為本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