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6年新年伊始,首個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河北,約談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張慶偉,并設立舉報電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河北省工作動員會在石家莊召開,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明確表態:“對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治理持續惡化的地方,該約談的約談,該追責的追責,絕不能顧及情面,特別是對黨政領導干部,在環境保護方面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失職、瀆職,濫用職權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十四次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稱“建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會議明確,要把環境問題突出、重大環境事件頻發、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的地方作為先期督察對象。
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環保政策元年,也是環保約談“爆發”年。來自環境保護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環保約談的節奏明顯加快。截至2015年10月底,環境保護部約談了長春、滄州、臨沂、承德、駐馬店等15個城市的政府主要負責人;與此同時,各省(區、市)環保部門對28個市縣進行約談,對19個市縣實施區域環評限批,對督查中發現的176個問題進行掛牌督辦。
深度解析
[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持續發力,GDP屢創新高,城市建設不斷翻新,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改善??墒?,在我們物質生活日漸豐腴的時候,環境污染問題亦漸趨嚴重。“霾來了”讓人們不能自在呼吸,土地污染讓人們不敢放心進食,“牛奶河”“紅豆河”等更是一再刷新著人們的認知底線……環境保護刻不容緩!
可是,對此負責的各級環保部門,我們卻很難見其有所作為。一方面,有懶政瀆職之嫌,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曝光不受理;或者與污染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睜一眼閉一眼”。而更多的,恐怕是力不從心。當重視程度不得不讓位于經濟發展,當處罰力度起不到震攝效果,環境保護也就難免淪為“紙上談兵”。
新環保法出臺以來,處罰案件大幅提升,按日連續計罰、查封、行政拘留等處罰手段威力初顯。正在開展的環保“約談季”,更是直指“一把手”,務求取得實效。
[意義分析]
現如今約談政府一把手,通過對政府一把手進行談話提醒教育,能夠預防腐敗、防患于未然。不難看出,環境保護部對地方政府負責人進行時時提醒,隨時敲打,政府一把手在約談過程中不斷查找自身問題,并在上級環境保護部門的指導下及時將出現的問題解決,將比發生重大環境事件后再查處責任人更有意義。可以說,環境保護部的約談就是一記響亮的警鐘,只有警鐘長鳴,地方政府治理區域環境問題才更有價值,才能真正建立環境保護高于一切的意識和行動自覺,達到環保促制度,制度促環保。
[對策措施]
對此,教育專家認為:
一是環保約談重要的的是約談之后的工作“含金量”。不能把“約談”與“懲罰”之間劃上等號。不能滿足于地方政府主動報送的紙面文章,對整改是否真的見到了實效,要沉下去、真檢查。對逾期未能整改到位的,要有后續懲治和問責手段。對不達標就要限制項目的審批;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定好性,把環??己私Y果與升遷掛鉤。
二是要把約談的內容和地方政府的承諾主動向社會公開。約談的內容和被約談者簽字畫押的承諾,越全面、詳盡地向社會公開,就越能讓群眾參與環境的治理,越能推動地方政府努力實踐治理環境的承諾,越能保障約談成果的實現。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讓環保約談“談”之有效
約談不空談 環保才不難
環保不力不能止于“約談”
[開頭示例]
1.隨著污染的不斷加劇,霧霾的不斷來襲,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于是,各級、各地政府部門都不斷推出各項舉措來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就這一點而言,值得點贊。比如“環保約談”就是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全國各地都或多或少地得以推廣使用。然而,對于環保不力者,有時候不應止步于“環保約談”,還應該有更精彩的片斷供觀眾欣賞,供執政者品讀。
2.保護好一方山水,造福百姓,遺澤子孫,乃是地方政府義不容辭,責無旁貸責任。然近年來,環境問題不時引發公眾焦慮,當環保局長屢屢成為質疑焦點,“邀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請環保局長喝黑水”成為熱點新聞時,環保局長“匿名舉報”的尷尬,環保部門“看得見管不到”的無奈,再次折射出,環保問題光靠環保部門的確獨木難支。
[結尾示例]
1.我們應當正確看待環保約談,它是環境保護部門督促地方政府環保責任的表現。它正在從立法和法律執行層面著手解決落實地方政府環保責任的問題,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網,促使地方政府抓好環保,將行政區域內存在突出環境問題掃除,猶如給地方政府環保責任打了一支預防針,讓“APEC藍”永駐天空,這不應成為公眾長久的奢望。
2.藍天,大地,青山,綠水……我們從經濟發展中得到很多,我們也為經濟發展付出很多;我們懷念從前,我們更希望未來可以回到從前。從約談開始補救,從當下開始轉變,生命的健康、民眾的期盼不容許再有讓位,“美麗中國”的建設必須落實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