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深度解析: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
來源:易賢網 閱讀:395 次 日期:2017-03-18 10:38:41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深度解析: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2015年8月18日,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中國特色為統領,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為導向,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要引導和支持高等院校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發展方向,突出學科建設重點,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激發高校內生動力和活力。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深度解析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不要把北大辦成“第二個哈佛和劍橋”,而是要辦成“第一個北大”。

——習近平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定要在國際上有競爭力,不能“自拉自唱”。

——李克強

我們不迷信大學排名,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確實需要有一個標準。科技工作列出了重大專項,高等教育也可以提出一個具體標準和目標,分層次推進。

——李克強

[綜合分析]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奠定長遠發展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知識發現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是先進思想和優秀文化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各類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多年來,通過實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特色重點學科項目”等重點建設,一批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帶動了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重點建設也存在身份固化、競爭缺失、重復交叉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強資源整合,創新實施方式。為認真總結經驗,加強系統謀劃,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推進機制,堅持久久為功,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到高等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當前高校中存在的問題]

從新時期高校發展的實際來看,經過持續的擴招、合并、升級升格和新的投入、擴建之后,高校發展普遍進入了外延向內涵的戰略轉移階段。在這一形勢下,學校建設的矛盾與問題更多集中于內涵方面,最突出的表現如下。

教學建設“軟”。“科研硬、教學軟”現象在學校普遍存在,教師教書育人的內生動力和使命感、責任感有下降之憂,教風、學風和教學管理面臨新的問題。

科研事業“浮”。科研與社會服務功利化、形式化,科研成果存在多而無用的現象??蒲姓撐陌l表數量多,但引用率低,轉化率更低。

文化有“缺失”之憂。大學的神圣不再,大學應有的崇高精神與先進文化有消減散失之憂。

抽象歸納以上現象與問題,新時期我國高校建設與發展面臨的最深刻問題與最嚴峻挑戰,就是大學有“去大學、非大學”之憂患!教學是大學之根之本,教學的軟化就是大學本色的軟化、淡化。文化是大學之精氣神,缺失文化的大學就是迷失方向與靈魂的非大學。所以,大學非大學的核心是大學文化的缺失,尤其是大學使命文化的缺失!

[對策措施]

專家認為,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核心要求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扎根中國大地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必須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大批優秀人才,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供有力支撐;必須自覺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努力服務于提高中國軟實力;必須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智慧和營養,推進文化傳承與弘揚。

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關鍵在于創新驅動。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應當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破除制約大學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創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為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之路。

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重點在于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引導和支持高等學校優化學科結構、辦出特色;構建完善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評價體系,激發高校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同時,要緊緊圍繞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高科學研究水平、著力推進成果轉化、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構建社會參與機制、推進國際交流合作等關鍵任務,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文章素材]

[標題示例]

植根中國大地 建設一流大學

立足中國特色 瞄準世界一流

吹響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沖鋒號

[開頭示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才,一個國家的教育強則綜合國力強。要想使國家人才濟濟,各項事業興旺繁榮、蒸蒸日上,就必須發展好教育事業。

[結尾示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高校學科建設要追求兼容并蓄和自成體系的學科發展風格,既不盲目追隨西方的做法,也不能將中外兩套體系簡單拼湊起來,更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要經過理論論證和實踐檢驗,確立兼容并蓄的發展理念。要自覺增強歷史使命感與社會擔當感,不做無病之呻吟,不發誤國之空談,自覺擔負起建設一流學科的使命,保持中華文化的精髓,為中華文化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貢獻。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