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深度解析:歸雁經濟
來源:易賢網 閱讀:819 次 日期:2017-03-18 10:34:05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深度解析:歸雁經濟”,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背景鏈接】

“家鄉是我新的起點,打開了我從沒想過的藍圖。”這是來自貴州的一名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后的感言。

改革開放數十年來,無數人曾“孔雀東南飛”,離開農村到城市拼搏;如今,有一部分人正“梧桐家鄉種”,重新扎根農村。據統計,近年來從農村流向城鎮的各類人員返鄉創業的人數累計達到570多萬,其中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還有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人員約130多萬人下鄉創業創新。他們為活躍農村經濟發揮了獨特作用,成為農業發展的生力軍,被看成是“最有希望的新動能”。

數百萬“歸雁”群體以及帶來的“歸雁經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時代現象。一方面,他們憑借在外拼搏而積累的見識、經驗、技術、資金、渠道,在家鄉播種和耕耘新的憧憬;另一方面,求穩定、求健康、求舒適、求發展已成為“歸雁”們的訴求,也在倒逼地方提高吸引力。

【綜合分析】

[原因分析]

“歸雁經濟”是工業發展布局變化帶來的影響。從工業發展布局影響勞動力流動來看,以往農民工的大流動曾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人口紅利,隨著大批中老年勞動力退出市場,這種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失,而年輕勞動力提高了薪酬水平、生活環境等擇業要求,導致用工成本提高。越來越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向中西部轉移,轉移的同時帶走了一部分勞動力需求,沿海城市的部分勞動力開始回流。而近幾年美麗鄉村建設投入加大,農村居住環境、公共服務、交通通信等條件正在改善,也為年輕人留在農村增加了吸引力。

從經濟學角度看,“歸雁”返鄉增多,是在市場中衡量投入產出比后的選擇。目前,大城市發展空間越來越擁擠,產業檔次提高,就業機會減少,生活和經營成本提高,以往農民工和中小業主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知識水平就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按照國際城市化規律,隨著時間推移,一二三產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接近以后,第二、三產業對于剩余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就會邊際遞減,有一部分低端人才就會回流。加之政府多年來持續重視農民增收,鼓勵規?;洜I、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業補貼等利好,也讓很多“歸雁”群體覺得返鄉收入有保障。

“歸雁”群體增多體現了就業觀念和幸福觀念的變化。以前的打工者為了賺錢犧牲了家庭幸福感,農村地區也出現了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等社會問題。如今,外出打工人員更加看重對家庭的感情和責任,這也成了“歸雁經濟”的一個情感基礎。

[意義]

“歸雁”們返鄉創業、就業,在讓農業重獲強勁的勞動資源吸附力的同時,也讓城市發展有了新的機遇。城鎮化速度放緩、城市勞動力需求松動的當下,“歸雁”回到農村安居樂業,既減輕了城市的穩定壓力,又給城市騰出了大量的公共資源。同時,城市難以消化的互聯網、管理等類型人才也得以下鄉,讓城市人才供需更趨平衡,讓農村的人才貧乏得以補充。

此外,縱觀“歸雁”們在家鄉的創新實踐本身,它們非但不是與大城市的既有產業競爭,反而是一種延伸和拓展。比如一些現代農業服務業,它們無法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生長,而是需要深深根植于農村。這些產業發展壯大后帶來的新產品供給,又更好地滿足了大城市的需求,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質。

[參考對策]

政府引導,鼓勵返鄉創業。鼓勵返鄉創業是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效抓手,政府宣傳引導是推進返鄉創業的組織保證。要堅持把大力發展“歸雁經濟”作為助農增收致富、壯大全縣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有力支撐點。從加強組織領導入手,成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協調財政、人社、農糧、稅務等部門對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形成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加速發展的整體合力。

優化環境,服務返鄉創業。良好的投資環境是擴大招商引資、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重要舉措。要堅持把建立完善創業促進就業服務機制、加強作風建設改進人力資源市場服務環境貫穿到推進返鄉創業工作中,用良好的社會環境為返鄉創業人員構建一條“綠色通道”。

壯大培訓,助力返鄉創業。要在全縣范圍“拉網式”摸底調查,準確掌握返鄉創業人員的類型和特點,分類施教,對文化程度較低、資金能力有限的人群,以普及實用技術為重點,開展種植、養殖、計算機操作等技能培訓班,增強就業能力;對有一定資金和創業經驗的人員,開展創業能力、市場評估、資產評估等內容的培訓,提高創業能力。

落實政策,扶持返鄉創業。要出臺各項扶持創業政策措施,通過放寬投資領域、降低登記門檻、制定稅費減免政策等方式,扶持創業能人做大做強,帶動更多人實現就業,為切實發揮政策扶持對鼓勵返鄉創業的倍增效應。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熱點深度解析:歸雁經濟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