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完善新增建設用地的保障機制,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確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的發展。
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慮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問題,既要解決好農業問題,也要解決好農民問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習近平
當前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鄉村養老等新產業新業態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采取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土地制度改革事關重大,在本質上,農地進入市場即會逐漸打破土地制度的二元格局,有助于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其合法利益,更有助于中國經濟盤活僵化的存量,有助于中國經濟的成長。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資本,是農民財產的基礎,也是農民最重要的經濟權益。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實踐表明,農村土地流轉已成為改造傳統農業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成為聯結傳統農業個體生產者與現代化農業規模經營主體間的重要渠道。農村土地流轉有利于促進農業規?;洜I,實現土地、資金、信息、管理、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從而有利于提高農業產出效益和比較收益,實現農村土地流轉可以使參與主體多方互利共贏。健康有序的土地流轉,有利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如果土地流轉不按章法、無序進行,不僅會妨礙現代農業的發展,還會影響農村的社會穩定。
[對策]
一是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游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游企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大力改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森林康養公共服務設施條件,在重點村優先實現寬帶全覆蓋。
二是嚴禁違法違規開發房地產或建私人莊園會所。注意保護農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權利,防止集體資產被外來資本控制,影響農村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