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6年3月7日,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海南團開放日上透露,去年關于海南旅游市場的投訴大幅減少,欺客宰客現象基本消失,背后的原因就是“重罰”。今年沒有關于海南欺客宰客的報道,說明整治有了效果,這就是重罰的結果,“你坑兩千,我罰你十萬,如果你再坑,我罰得更多,你敢欺客宰客,就讓你傾家蕩產。”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媒體開放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長陸昊也表示,“天價魚事件”不是偶然的,對由此暴露出的問題,政府不會袖手旁觀,將加強建立和完善政府日常監管制度、企業自律制度和集中的有權威的投訴制度,全面改進市場主體和基層干部的理念和觀念,也歡迎媒體和社會繼續監督。
深度解析
[欺客宰客的影響與危害]
現代旅游,作為第三產業方興未艾,這種相對獨立的經濟產業,將吃、住、行、游、購、娛靈動相連,已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砝碼,同時成為傳播城市美譽度的重要指標??梢哉f,游客已經成了傳播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在旅游過程中發生的欺客宰客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違反了經商著誠信經營的基本理念。同時也反映出管理者監管不力的問題,更損害了整改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一個城市良好的旅游形象一旦被破壞,短期內很難修復,因此,宰客行為對于區域旅游大品牌有著較大的殺傷作用。
[重罰的重要意義]
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宰客的黑心商人看重的就是經濟利益,通過經濟重罰,不法商家當然“肉疼肝顫”。這種懲治是“以毒攻毒”,讓心懷不軌者面臨不可承受之重,喚起敬畏之心,促使以儆效尤。讓市場攪局者“傾家蕩產”也是注入社會正能量,凈化旅游市場環境,讓數量多、質量優、管理好、反應快的旅游市場做大做強也符合黨中央“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的要求。
[結論]
但需要指出的是,經濟處罰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管理的全部。如果市場管理者只會罰款,也會引發“罰款生財”的質疑。而如果管理者常去管轄的商家處暗訪,第一手情況恐怕盡在掌握,規范與治理也能做到有的放矢。
[參考對策]
因此,專家認為:
“重罰”是打擊旅游市場攪局者的有力武器。非常時期要抓典型,能否讓市場攪局者“傾家蕩產”,也反映出市場管理者的決心和膽量。要建立起良好的市場秩序,首先就要給經營者劃定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讓投機者明白有些事不可為。同時,“重罰”還要遵規依法,有理有據,做到讓受罰者心服口服。
完善市場機制與教育引導,讓旅游生態得到凈化。“重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保持旅游市場的持續健康的發展,才是最終目的,也符合廣大商家的切身利益。完善的市場機制不僅僅包括有效的消費者投訴體系和常態的市場監管體系。管理者還應該對經營者進行長期有效的教育引導,讓“誠信經營,優質服務”的理念真正植入到每一個商戶的內心深處,只有積累起良好的口碑,生意才能做大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