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廣州市區約30公里,有一個風景如畫、游人如織的近郊休閑佳地,這里并不隸屬于某一個旅游公司,而是廣州市白云區寮采村村民的共同財產。寮采村位于白云區鐘落潭鎮西北部,流溪河環村而過。因為這條河,當地人享受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也因為這條河,寮采被定為一級水源保護地,多年來發展受限,成了白云區最窮的貧困村,農民收入僅為全市平均水平的40%。
守著青山綠水,怎能干受窮?寮采村在政府引導下成立世外桃源度假村有限公司,以村民自愿集資入股籌集資金,吸引全村90%的村民認購股份;以土地入股整合一家一戶的零散耕地,將流溪河邊的1000多畝土地流轉回集體,統一種植花卉、水果、有機蔬菜,融合各類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聯動經營,將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流通與休閑觀光體驗融為一體。2015年,吸引游客100萬人次,旅游收入1300萬元。僅今年“五一”小長假3天,就有2.3萬人慕名而來。“以承包經營權確權為基礎,集中流轉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白云區委書記馬文田說。
土地流轉、聯動經營,這些實招能夠順利實施,跟寮采村的民主議事制度密不可分。近年來,廣東一些農村矛盾糾紛頻發,其深刻原因是基層治理機制不健全、不規范,村民自治、基層民主沒有得到有效落實。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0年,在謀劃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寮采村“兩委”就牽頭組織鄉賢人士成立村民理事會,村里所有重大決策,只有經理事會協商一致、形成正式議題,才能提交村民代表大會審議表決。
鐘落潭鎮黨委書記梁啟端介紹,通過這一制度設計,最終形成了村“兩委”會、黨員會議、村民理事會等機構協商議事,村民代表大會、戶代表會議、村民大會等機構民主決策的流程。具體來說,村“兩委”在重大決議、草案起草之前,先召集由老村干部、老人協會成員和部分黨員、村民代表組成的村民理事會開會,商討具體的事項,取得一致的意見后,再提交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然后向所有村民公告。
此外,由村黨總支牽頭,寮采村還成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與老人協會、婦女協會、退伍軍人協會、商會等組織共同監督村里事務。據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蕭建星介紹,到年底,村黨總支召開擴大會議,要當著這些組織的面,通報一年來的村務,做到清楚、明白。
有事商量,心齊氣順。村民蕭伯說,如今觀光休閑農業成了全村6000多村民的共同事業。綠色成了脫貧致富的根基,村民環保意識也明顯增強。寮采吸引的游客成倍增加,村民收入不斷提升,但生態環境質量沒有受損,入選農業部評定的“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國家旅游局評定的“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