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6年9月,有消息曝出,某互聯網企業以口頭傳達的方式要求全體員工都采用“996工作制”,并且所有的加班都不會有任何形式的補貼。所謂的“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消息一出迅速在互聯網上掀起一番激烈討論。事實上,實行類似制度的遠不只這一家企業。
綜合分析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企業加班需要與勞動者協商,但最多每天不能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并且,加班必須要支付加班費,平日加班為工資的150%,休息日加班為工資的200%.這些規定在很多加班兇猛的公司,可能都沒有得到嚴格實施。所以,從勞動者的權益保護來看,996工作制存在涉嫌違法的規定。
事實上,“996”工作制已經成為了互聯網行業“潛規則”。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互聯網行業的工作節奏快,競爭壓力大,有些工作需要加班加點完成;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企業的“剝削心態”作祟,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把加班作為剝削勞動力的工具,擅自制定“土政策”逼迫員工加班加點。尤其是一些經營情況不太好的互聯網企業,為了“開源節流”,用不支出額外成本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讓承受不了加班的低競爭力員工自己走人。由于目前我國的勞動保障情況并不盡如人意,企業鉆這樣的空子成本很低。
在強大的工作壓力下,互聯網公司員工的生存狀態堪憂。近年來,互聯網公司頻現員工猝死事件,而關于互聯網公司“過勞死”的爭議一直存在。長時間熬夜、勞動時間過長、透支身體已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現狀,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對策措施
專家總結:
第一,有關部門要運用法律的力量為勞動者撐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有關部門要把廣大勞動者的委屈放在心上,為弱勢的勞動者撐腰,讓踐踏法律者付出應有的代價,積極主動作為,加大執法力度,還勞動者一個風清氣正的就業環境。
第二,企業要做到人性化管理,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企業的“加班文化”在我國雖然很普遍,但人非機器,需要有工作之外的家庭生活、娛樂休閑,這是員工的合法權益。而滿足員工的這種權利,既是一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和人性化的體現,也是企業保持活力,實現良性發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