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深度解析:古民居保護,避免"書生意氣"
來源:易賢網 閱讀:746 次 日期:2017-03-10 16:33:0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深度解析:古民居保護,避免"書生意氣"”,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近幾年,關于古民居被拆或遭破壞的新聞時有出現,牽動著公眾的神經。這種關注,源于城市建設理念的更新、居民文保意識的增強。在當下,古民居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甚至有不少人自發組織起來,為保護奔走呼號。

有人認為,古民居是歷史的見證者,是看得見的“鄉愁”,拆一座少一座,所以要統統保護起來。也有人覺得,城市建設終究是要服務于人,如果一座古民居既無多少歷史文化價值,又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為何還要強留呢?

要調和這些爭論,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古民居的定義問題,套用如今網絡上十分流行的一個句式,那就是,當我們在談論古民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古民居,并不能算是一個嚴謹的稱謂,更多的是對近現代古舊民居建筑的一種泛稱。按照《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分類標準》,結合當下語境,古民居應該劃歸到“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中的名人故、舊居和傳統民居這兩個類別。但另一方面,從歷史文化價值角度考慮,相當一部分古民居又很難被納入文物行列。

分歧由此產生。如果是文物,那保護自然遵循《文物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如果不是文物,那拆遷或者保護又需要遵循哪些規則和依據呢?

現實問題則更加復雜,以遼寧凌源和安徽黃山為例,不少古民居除了本身價值不高、已成危房外,還存在產權復雜、維護成本高等諸多問題。而從全國范圍來看,即使已被列為文物的古民居,也有一部分因各種原因而得不到妥善保護,甚至發生過“房子拆了,居民才知道是文物”一類的事件。

如今,加強歷史遺存保護、留住文化記憶已成社會共識。我們曾經做過“蠢事”:法律法規不遵守、城市規劃跟不上、經濟利益沖昏頭……一些具有珍貴價值的歷史建筑沒能留住,公眾也由此對保存至今的遺存投注了更多的情感與期待。

古民居保護看似是個文化問題,實際卻事關民生福祉、城市規劃、經濟效益等方方面面,既不能淪為經濟利益驅動下的犧牲品,也要避免“書生意氣”式的一廂情愿。若想妥善解決,就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喊口號”“談情懷”的階段,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拿出能調和各方訴求的合理保護方案。修繕資金從哪來,居民不便怎么辦,城市面貌如何協調?所有這些,不能僅靠文保工作者,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