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深度解析:"城歸族"
來源:易賢網 閱讀:941 次 日期:2017-03-08 11:20:28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深度解析:"城歸族"”,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背景鏈接

20世紀80年代末,城市勞動力市場開始形成,外出務工曾經是許多農民改變生活條件的出路,一些農民工在城市開闊了眼界、掌握了技能、積累了財富,也具備了以更加積極主動和開創性的方式參與經濟建設的能力,這群人又被稱為“城歸族”,類似于“海歸”這個詞,就是從城里返回鄉下的創業農民工群體。

原因分析

2015年以來,中央出臺《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等多項文件,對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加以支持。并將實施《鼓勵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綱要》,實現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同發展。意見指出,“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可享受減征企業所得稅、免征增值稅、營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文化事業建設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稅費減免和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

除稅費減免外,《意見》還從降低創業門檻、加大財政支持和返鄉創業金融等方面提出了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兑庖姟氛f,對農民工返鄉創業,應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住所登記制度改革,放寬經營范圍,鼓勵返鄉農民工等人員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和在農村興辦各類事業。同時,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辦的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此外,創業擔保貸款也將惠及農民工。《意見》提出要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人員,可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按規定安排貸款貼息所需資金。

問題表現

資金匱乏:大多數城歸本身出生于農村,在家庭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入城務工,所以回到農村后,資本的積累并不能滿足創業的需求。盡管政府有貼息創業貸款。但在一些地區,創業者要獲得政府貼息創業貸款,須有本市戶籍的國家公職人員及其他具有穩定收入的個人提供擔保,這對沒有城市人脈的農家子弟來說是一道屏障。

經驗不足:回鄉創業的優勢在于對原本生活過的環境的熟悉,但創業的要求不僅在于熟悉,還在于創業的經驗,這是大多數城歸所欠缺的。而創業的項目多集中在對鄉村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這就需要在優化景觀、完善基礎設施等方面“發力”,需要整體打造村莊旅游資源,那么與旅游開發公司進行利益協調、如何設定股本結構和決策機制等,這是城歸單憑個人經驗很難準確把控的。

生存困難:城歸的創業,相較于已經成熟的地方企業,資本不夠雄厚,經驗不足,于是會受到一些地方壟斷性企業控制,與大企業缺乏平等談判地位,面臨吞并,擠壓風險,加之當前政策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的保護措施,城歸的創業生存較難。

具體對策

資金支持:農業創業風險高、利潤低,當務之急要破解融資的基層“梗阻”,建議政府撥款設立專項基金用于返鄉創業人員的貸款擔保,降低擔保條件,引導銀行對合乎要求的返鄉創業者從貸款額度、還款時間上放寬限制,消除金融機構的顧慮。

教育培訓:對于成功的城歸創業案例進行宣傳弘揚,樹立學習的榜樣,激發大眾的創業熱情。強化返鄉創業的輿論引導,如開展評選表彰返鄉創業有貢獻人員、成功創業者經驗分享會等活動,用榜樣的力量激勵更多農民工返鄉創業。另外,政府要結合當地教育機構和學校,多方位開展相關培訓,經驗分享以及指導。建立多層次的培訓機制,一方面整合社會職業教育和專業培訓機構等各種培訓資源,對具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人員開展就業技能等系列培訓服務,另一方面也要加強返鄉創辦企業所需人員的培訓,提供勞務保障,避免返鄉創業遭遇“招工難”。

準確定位:有關部門引導鄉鎮找準自身定位,制定返鄉創業的產業規劃和投資指引,打造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鄉鎮產業名片,實現產業要素集聚,培育出規?;㈡湕l化的優勢產業集群。實現創業者之間的經驗分享,避免出現產業孤島或是同質化競爭,謹防復制型以及異想天開型的創業項目選擇。

人的流向,是社會活力最重要的表征。我國農業面臨的成本上漲、價格倒掛、增收趨緩等突出矛盾和問題,一個根本制約是農村適齡勞動力長期凈流出,且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深入,農業副業化、農戶兼業化、農民老齡化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培育懂農村、有闖勁且留得住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就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當然,呼喚“城歸”但不能要搞“逆城市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業勞動力向外轉移就業、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定居,仍是大趨勢。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有意愿、有條件的人變為“城歸”,來改造農業農村,活躍農村經濟,本質上是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互動。當城市的資本和人才以更合理的方式推動農業現代化,把更多的農業人口更平穩地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才能為中國的新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經濟學家厲以寧對“城歸”寄予厚望,甚至視之為中國新的人口紅利,應該說指出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未满十八18勿进黄网站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