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在城鎮化狂飆突進,城市建設“千城一 面”的今天,名片上的字跡卻變得模糊,城市文化的傳承遭受威脅。在此關鍵時刻,只有保護和創新城市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
保護城市文化是打造特色城市的根本要求。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是城市的“根”與“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的一首《憶揚 州》,讓我們領略了隋唐時稱揚一益二的美妙揚州。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由于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城市大拆大建,隨意模仿,使得城市“千城一面”,完全喪失 了城市的地方特色,而且城市文化傳承和保護更是面臨嚴峻考驗,昔日文人墨客筆下的詩情畫意即將成為回憶。城市文化飽含了城市的政治氛圍、歷史風貌和個性, 是城市的歷史文脈,只有在城市建設中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才能延續城市的記憶,確保城市的發展別具一格。
創新城市文化是文化傳承的現實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如果脫胎于生活的文化不能隨之變化,那么必將被發展的現實所 拋棄。城市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并非一味的因循守舊,而應在保護中創新,讓文化更好地代代相承。上海豫園旅游區,保留完好的江南園林,通過擴建,形成規模宏 偉的仿明清商業建筑群,將歷史淵源、民族風格融匯商業文化,通過建筑規劃的創新突破,實現了傳統文化建筑的傳承。城市文化也是如此,發源于民國時代的海派 文化植根于傳統文化基融匯吳越精華,吸納外國要素,正是這種勇于創新、善于揚棄的做法,形成了上海獨特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保護是保護文化的歷史底蘊,是延續人們的城市記憶;創新是煥發城市的活力,激發城市發展的動力。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不能因為傳統文化的保護而 停滯,城市的發展同樣不能以割斷歷史作為代價。傳承需要保護,傳承也需要創新,只有在傳承中保護,在保護中創新,城市文化才不會被割裂,才能得以更好地傳 承。
如果說紅墻黃瓦的皇家文化是北京的名片,那么十里洋場的中西混搭則是上海的特色。文化作為城市的靈魂,是展現城市風貌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珍貴的資 產。在城市建設中,我們要堅持傳承與創新并重,充分保護和利用好文化遺產,留住城市的“根”與“魂”,使城市文化得到更好地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