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精神的感召下,眾籌——一種公開向群眾募集資金,將創意付諸實踐的新型商業模式出現了。對于眾籌的理解,大多數人可能還停留在“籌錢”的層面上。但對于這一新生事物,我們應該認識到,眾籌的價值,遠在于金錢之外。
除了能快速募集資金,眾籌模式還具有門檻低、多樣性、開放性、依靠大眾、注重創新等特點。這種新模式帶來的不僅僅是金錢,而是機會、夢想、平臺;是新思路、新模式、新視野;是對社會資源的最佳整合和對資源的最佳利用。
眾籌是對機會的把握和對夢想的追逐。眾籌是“大眾創業”的驅動力,它讓創業變得大眾化、平民化、機會均等化,它讓每個普通人都有機會實現夢想,讓廣大群眾都有參與創業的機會,分享創業成果。但是,創業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風順的。很多青年在創業過程中,由于缺乏資金和經驗,加之,最初創業的盲目性,以及遇到創業困難和瓶頸時缺乏良好的心態,而選擇半途而廢。當眾籌以一種嶄新的理念注入創業者的頭腦中,就使得增加了創業成功的“砝碼”。創業者可以借助眾籌,把創業計劃放到眾籌平臺進行調研,當更多人用實際行動證明對創業者的支持時,自然就增加了創業者的自信心,讓創業者把握機會、堅定創業夢想。
眾籌是對社會資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社會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資、財力、技術等各種資源。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本,市場經濟的競爭最終體現在人才的角逐上。無論是傳統行業受制于“民工荒” ,還是新興行業受制于“人才荒” ,都反映出這樣一個事實:只有匯聚志同道合的人才,才可能成就大事。李克強總理強調,創新驅動根本要靠人才,要營造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充分激發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的創新活力。在當前的創業大潮中,眾籌無疑是聚集人才的絕佳做法。與此同時,創業形式也是多樣的,創業不必再自己成立經營企業,而是可以通過投入資金、技術、智慧、人脈等多種形式參與。這不僅使參與創業的機會觸手可得,也降低了創業的門檻和風險,整合了社會資源,讓大家共享創業收益的同時共享“創時代”的紅利。
眾籌是增強企業創新活力的主要途徑。銷量是一個產品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標志。在眾籌創業中,眾籌參與者基于相同的理念往往不再是單純的投資者,而會參與到產品的市場宣傳與銷售環節,他們秉承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心態, 使產品的市場前景更為開闊, 產品銷量成倍增長。“比逗咖啡館”的成功創業經驗告訴我們,眾籌的開放性使企業人才多樣化,可以讓創業參與者更加專注于自己關注的領域,為創新營造出寬松的環境。而當生產消費者同時以公司股東的身份出現時,自然會不斷給公司帶來新資源、新思想,避免企業走向單一、呆板、僵化。
在“創時代”的新形勢下,進一步推進眾籌發展是實現創新中國夢的必經之路。只要從觀念上加強引導,普及大眾對于眾籌價值的意識,讓人人都懷揣著創業的夢想,并且通過政府的扶持讓所有創業者都能夠堅定創業夢想,堅持走下去,才真正能夠實現眾籌的價值,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創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