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米·里夫金曾說過:“人類社會歷史上,曾經有很多技術革命,但是仔細分析,只有能源來源及使用方式的根本性改變,才能整體上改變人類的經濟社會面貌,才是根本的革命。”這句話揭示了能源革命的重要地位。當前,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洶涌澎湃,我國也應順勢而為,積極發展新能源,引領能源革命,發揮其對經濟社會的全方位帶動作用。
發展新能源是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迫切要求。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能源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關鍵時期,能源消費強度較高,能源供應趨緊,對外依賴性強。隨著國民經濟的繼續發展,這種情況還將進一步加劇,能源安全形勢嚴峻。對此,在提高現有能源利用率,加強“節流”的同時,還有必要積極開發對石油、天然氣等對外依賴性強的能源具有替代作用的新能源,注重“開源”。黨的十八大報告就明確指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梢?,發展新能源對于維護我國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新能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21世紀人類文明的旗幟和方向。生態文明主張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保護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動開展生態建設,實現生態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但傳統的化石能源從開采到使用,都會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破壞,如煤炭開采會破壞地表植被,長期開采會造成地表沉降,誘發礦震、地表塌陷等問題。煤炭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污染。與傳統的化石能源相比,以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具有清潔、高效、綠色的特征,正是從根本上破解工業化模式造成環境和生態危機難題的答案。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美麗中國,發展新能源理應是實現生態文明的主要路徑。
發展新能源是增強國際競爭力的現實需要。李克強總理曾指出,新能源產業正孕育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紛紛將新能源產業作為其擺脫危機,實現經濟復蘇和后危機時代經濟發展的驅動,對全球經濟競爭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在國際分工中處于中低端位置,產業層次不高,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不強。目前新能源產業尚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各國之間的差距還不是很大。順應世界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潮流,以發展新能源產業為突破口,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有利于我國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優勢,促進我國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發展新能源是維護我國國家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積極發展新能源,帶動光伏、風電、電動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引領民眾生活方式向低碳節能的轉變,我國經濟社會必將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目標。